近日,在一項新研究中,密歇根大學的科學家通過非侵入性聲波技術,成功殺死了老鼠體內的癌細胞。結果顯示,這些動物沒有癌癥復發或轉移的證據。
這種治療方法以無創方式聚焦超聲波,以毫米精度機械破壞目標組織。目前,該類技術還比較新穎,僅在美國和歐洲用于人類肝癌試驗。
該技術采用超聲換能器,不是為了成像目的,而是為了物理破壞癌性腫瘤。它的工作方式是通過超聲波,用非侵入性方式分解脂肪細胞,從而進行治療。超聲波指向要治療的區域,振動會在目標組織中產生微小的氣泡。當氣泡破裂或破裂時,部分腫瘤組織也會被破壞。
研究人員表示,在許多臨床情況下,由于腫塊的大小、位置或階段等原因,不能直接切除整個癌性腫瘤。上述方法,成功殺死了81%的老鼠腫瘤細胞,而且沒有復發或轉移跡象。相比之下,對照組老鼠的腫瘤細胞仍在生長。
研究結果表明,這種技術或可降低癌癥轉移的風險。未來會繼續研究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期能用于臨床治療。
該研究論文題為“Impact of Histotripsy on Development of Intrahepatic Metastases in a Rodent Liver Tumor Model”,已發表在《癌癥》期刊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https://www.mdpi.com/2072-6694/14/7/1612/htm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