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光大銀行、浦發銀行、農業銀行等多家銀行相繼發布公告,下調個人賬戶線上相關業務交易限額,包括線上轉賬限額及網上支付交易限額等。
對于調整原因,上述銀行客服人員普遍表示,主要是為了防范電信網絡詐騙。
光大銀行主要對網上支付交易限額進行了調整,默認單筆限額及單日限額統一調整為1萬元。
農業銀行主要針對部分用戶個人網銀及掌銀轉賬限額進行了調整。
浦發銀行成都分行、長沙分行、福州分行相繼發布關于調整個人銀行結算賬戶非柜面業務限額的公告稱,將根據賬戶使用情況,適當調整個人銀行結算賬戶非柜面業務限額。
多家銀行對線上業務采取的限額措施,需看個人賬戶實際使用情況及所在地區相關政策,才能判斷具體限額多少以及是否被限額。例如,農業銀行客服稱,不同省份、不同地區的限額調整不同,同一省份涉及不同個人賬戶的具體調整情況也有所不同。以杭州為例,個人存量客戶電子渠道若12個月以上未有過交易清單,調整后的對外轉賬限額則可能為單日1萬元;以福州為例,個人存量客戶若2年內沒有電子渠道交易及交易清單,則可能單日限額為5000元。
城市商業銀行整體發展不均
城商行自組建以來,其數量呈現出先增后減之后達到穩定的狀態,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我國共有133家城商行,總資產破萬得銀行有6家,躋身第一梯隊;5000-10000億元之間的城商行數量達到了11家。5000萬總資產以下企業數量高達116家,占企業總數的87%。
第一梯隊城市商業銀行已經躋身大型商業銀行的隊伍,而第三梯隊的商業銀行還處在規模小、發展粗放、數量眾多的謀求生存階段,城市商業銀行整體呈現出發展極其不均衡。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