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論文
近日,《自然》公開一篇研究論文。研究中,全球數百名科學家用共享數據,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大腦發育的圖表,描繪了從出生到死亡的大腦變化。這項研究結合了所有年齡段受試者的MRI掃描,以提供人的大腦在一生中如何變化的獨特畫像。
與45歲相比,15歲時正常健康的大腦是什么樣的?為了創建一系列跟蹤一生中平均大腦發育的圖表,研究人員首先需要積累一個龐大的數據集。由于fMRI腦成像是一個昂貴且耗時的過程,因此單個團隊無法收集足夠多的必要數據。所以,研究人員與世界各地的數百名科學家合作,每個人都進行自己的腦部掃描研究。
這一項研究也因此成了一項跨越六大洲和數十個機構的全球合作項目。最終收集了來自100000多名人類受試者的123984次MRI掃描。這些掃描涵蓋了100歲和15周時的胎兒腦圖像。
這項新研究發現,人腦中灰質的體積在6歲時達到峰值,但白質會持續增長到29歲左右。在50歲左右,大腦中的白質體積開始快速減少。
研究人員表示,現在將腦圖用作醫生的臨床工具還為時過早。目前仍需要更多數據來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患者群體,但在未來,醫生可能會對患者進行MRI掃描并使用這些參考圖表來檢測異常的大腦變化。
目前,MRI腦成像并不是一種簡單或廉價的診斷工具。因此,即使腦圖構建了它的數據集并改進了它的模型,在資源可以用于監測大腦發育之前,還有一些技術障礙需要克服。
題為Brain charts for the human lifespan的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自然》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554-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