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種 XE
據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消息,從 1 月 19 日首次發現到 3 月 25 日,英國共計確認了 637 例新冠 XE 變體感染病例,且該數字在較快增長。XE 變體為奧密克戎 BA.1 子變體與 BA.2 子變體的重組變體。UKHSA 首席醫療顧問,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CL)教授 Susan Hopkins 表示,重組變體并不罕見,但往往會較快消亡。據世界衛生組織(WHO)3 月 29 日發布的報告,對早期數據的分析顯示,XE 變體的社區感染數增長率比奧密克戎 BA.2 變體還要高約 10%。但由于數據量較少,這一結論尚待進一步確認。
新冠感染后一年,糖尿病風險增加
據《自然》新聞(Nature News)報道,近日一項研究顯示,與從未感染過新冠的人相比,新冠感染者在一年后患糖尿病的風險更大。研究者使用美國退伍軍人健康管理局(Veterans Health Administration)277 萬名退伍軍人的數據進行了分析,發現每 1000 名新冠感染者中約有 13 人在一年后患糖尿病,這一比例比對照組高出約 40%。幾乎所有檢測到的病例都是 2 型糖尿病,患糖尿病的風險與新冠癥狀嚴重程度正相關。相關論文發表于《糖尿病護理》(Diabetes Care)。
首張完整的人類基因組圖譜公布
人類基因組包含23對染色體上的約30億個堿基對。此前在進行基因組測序時,科學家需要將DNA切割為幾百至幾千個堿基的短片段分別測序,然后再拼接成完整序列。然而,著絲點等區域內包含大量重復序列,因此很難正確地拼接,這也導致此前基因組中仍有約8%的DNA序列。隨著測序技術進步,人類基因組測序也在不斷填補空缺信息。去年5月,一項預印本研究公布了首個完整的人類全基因組測序結果,而今日這篇論文正式登上了《科學》封面。
白血病藥物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的許永團隊報道了一系列高結合活性和高選擇性的BET BD2抑制劑,可作為抗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候選化合物。相關研究發表于美國化學會《藥物化學雜志》。該研究采用基于結構的藥物設計策略,結合結構生物學研究進行了深入的構效關系討論,最終獲得了成藥性良好的化合物XY153(8l)。XY153對BRD4 BD2表現出強結合活性,IC50達到0.79 nM,BD2選擇性倍數為354倍。XY153還表現出6倍的BRD4 BD2亞型選擇性。XY153在高效抑制多種AML細胞系增殖的同時,對人正常肺成纖維細胞系表現出較好的安全性。此外,XY153在體外大鼠肝微粒體中表現出較好代謝穩定性。
成長環境會影響人的導航能力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測量了38個國家,397162人的空間導航能力,發現人們成長的環境(特別是街道結構)會影響他們的導航能力,在城市外長大的人可能比城市環境(特別是網格狀街道分布)中成長的人具有更好的導航能力。相關論文發表在《自然》上。研究人員發現,在更為結構化、網格狀的城市(如芝加哥)長大的人,在規律布局的游戲層級中表現更好。但那些在城市以外或布局較不規律城市(如布拉格)長大的人在更復雜的游戲層級中導航表現更好。
為對抗耐藥性,南工大本科生研發了遞氧納米乳
在南京工業大學藥學院副院長繆文俊的指導下,南京工業大學藥學院三名本科生牛培元、馮讀祥、王澤宇設計并制備出一種遞氧納米乳,可以利用抗菌光動力療法改善并提高耐藥革蘭氏陰性菌的滅活效率。近日,相關研究成果以《全氟化碳納米乳增敏光動力法滅活耐藥革蘭氏陰性菌》為題發表于在《藥劑學》上。據介紹,細菌分為革蘭氏陰性菌和革蘭氏陽性菌,團隊經過前期的研究發現,革蘭氏陽性菌對抗菌光動力療法很敏感,效果好,而且不易產生耐藥性。
對流層的臭氧正在加熱地球
近日,一項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的研究指出,臭氧很可能是一種更關鍵的溫室氣體,正在削弱海洋吸收熱量及調節氣候的能力。研究人員利用模型模擬1955-2000年間上層和下層大氣中臭氧水平的變化,來分析臭氧水平對南大洋熱吸收的影響。結果表明,上層大氣臭氧的減少和下層大氣臭氧的增加都導致南大洋上層海水(2千米)溫度的升高,這是由溫室氣體增多引發的。此外,由臭氧引起的變暖中,有60%是由下層大氣中增加的臭氧導致的,這遠比之前認為的要多。研究人員表示,大氣中臭氧濃度的變化會影響南半球的西風,導致南大洋表面鹽度和溫度的變化,這兩者都會以不同的方式影響洋流,從而影響南大洋的熱吸收。
魚的算術能力堪比無脊椎動物
一項研究表明,斑馬擬麗魚(慈鯛魚的一種)和魟魚能完成數字1到5以內加減1位的計算。它表明,魚的算術能力和其他脊椎動物及無脊椎動物的算術能力不相上下。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科學報告》。德國波恩大學的Vera Schluessel和同事測試了8條斑馬擬麗魚和8條珍珠魟是否能通過訓練記住藍色象征著加1位,黃色象征著減1位。研究人員發現,有6條斑馬擬麗魚和3條魟魚通過訓練記住了藍色和加法以及黃色和減法的關系。平均而言,斑馬擬麗魚在28個回合、魟魚在68個回合后能記住這些關系。
原子核結構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RHIC-STAR國際實驗合作組首次在氘核-金核超周邊重離子碰撞中測量了光子-原子核散射過程中的J/psi粒子產生,提出探測氘核(由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組成)內部膠子結構的新方法。相關研究發表于《物理評論快報》。此外,在光子與氘核內膠子相互作用產生J/psi粒子的同時,還會給氘核一個動量轉移,使其分解成一個自由的質子和中子。在本項研究工作中,研究人員利用中子標定的方法研究上述氘核的碎裂過程,加深人們理解膠子在質子和中子相互作用中扮演的角色。
“毅力號”傳回來自火星的聲音
一項針對火星上聲學測量的分析,揭示了在以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中兩種聲音的速度。這些聲音是由“毅力號”火星探測器探測到的。這些結果顯示,聲音的測量或有助于研究行星大氣,并提高了了解其他行星聲學環境的可能性。相關研究4月1日發表于《自然》。法國天體物理學研究中心的Sylvestre Maurice和同事報告稱,“毅力號”火星車的麥克風第一次提供了火星聲學環境在可聽范圍和不可聽范圍內(頻率從20赫茲到50千赫)的特征。共有4小時40分鐘的火星聲音被分析,其中包括風引起的空氣湍流,探測器為研究行星化學特征用激光分割石頭時產生的火花聲,以及探測器的機器所產生的其他噪聲。
哈勃觀測到50倍太陽質量的遙遠恒星
哈勃空間望遠鏡對一個極為遙遠的單星或恒星系的觀測情況,約在大爆炸后9億年。這一發現比過去類似系統的觀測要遠得多,處于宇宙演化的相當早期。相關研究4月1日發表于《自然》。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Brian Welch和同事描述的這一天體被昵稱為埃蘭迪爾(Earendel)。研究者報告說,埃蘭迪爾估計質量超過太陽的50倍,據計算紅移為6.2。紅移意為光在行進中的“拉伸”程度,可用于推斷天體距離;數字越大,天體就越遠(或在宇宙歷史中越早)。過去觀測到放大單星的紅移較小,約為1-1.5。
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受控再入大氣層
據央視新聞援引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已于北京時間 3 月 31 日 18 時 40 分受控再入大氣層。飛船絕大部分器件被燒蝕銷毀,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天舟二號發射于 2021 年 5 月,是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發射的首艘貨運飛船,也是空間站貨物運輸系統的首次應用性飛行,為空間站送去 6.8 噸物資。在軌期間,天舟二號進行了多項拓展應用試驗,并與空間站分離后利用推進劑余量,成功實施了貨運飛船與空間站 2 小時快速交會試驗,為空間站在軌建造和運營管理積累了經驗。
NASA定于本周末開展SLS太空發射系統的濕裝彩排
這三天,美國宇航局將為其巨大的太空發射系統(SLS)準備一場精心的彩排,以練習在該火箭首次發射期間必須執行的所有主要步驟。作為 SLS 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該火箭定于今夏某個時候升空,而 NASA 也正在開展最后的一系列重大測試。如果一切順利,SLS 將在 Artemis 計劃中擔負起人員和貨物的深空運送任務。按照計劃,Artemis 項目致力于在 2020 年代中期實現載人月球任務,而 SLS 能夠將近 60000 磅的貨物運送到月球之外的軌道上。NASA 還安排了新型獵戶座(Orion)乘員艙,它將搭載未來的宇航員前往月球表面。但在這一切發生之前,SLS 只需啟動一次(Artemis I 排練任務)。
安徽大學引進國家杰青孫長銀任副校長
“雙一流”學科建設首批入列高校之一的安徽大學,引進一名“75后”國家杰青擔任副校長。4月1日,安徽大學官網發布消息:近日,安徽省委決定,孫長銀同志擔任安徽大學黨委委員、常委、副校長。消息提到:為進一步加強安徽大學“雙一流”建設,推動安徽高等教育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經安徽省委組織部、省委教育工委與東南大學黨委協商推薦、組織考察,任命孫長銀同志為安徽大學黨委委員、常委、副校長。
華南理工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評估成績獲教育部表揚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了2021年度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評估結果,華南理工大學獲評為優秀。在全國212所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中,僅有6所高校被評為優秀,其優異成績得到教育部點名表揚。未來,學校將繼續深入推進創業帶動就業專項行動,支持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創業,為國家“六穩”“六保”施策貢獻積極的力量;同時以此為契機,繼續以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為突破口,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的戰略部署,不斷推進創新人才培養的綜合改革,打造全國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持續為國家和社會輸送“敢創新、能創業、會創造”的高素質人才。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