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幾十年內,手機已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基礎設備。此前,人們一直擔心,使用手機可能會增加患腦瘤的風險。最近,5G移動通信技術的推出,再次引發了這種擔憂。
由于手機靠近頭部,它們發出的射頻波會穿透幾厘米進入大腦。而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將射頻波列為"可能致癌",因此,人們擔心,使用手機會增加患腦瘤的風險。
為了弄清楚使用手機和腦瘤風險之間的聯系,牛津大學和國際癌癥機構進行了一項大規模研究。2001年,大約77.6萬名女性參與者完成了關于其手機使用情況的調查問卷。2011年,一半人再次接受了調查。研究人員通過與NHS記錄的聯系,對參與者進行了平均14年的隨訪追蹤。
研究發現,在14年的隨訪期間內,有3268名(0.42%)女性患上了腦瘤。對從未使用過手機的人和經常使用手機的人來說,其患腦瘤的風險沒有顯著差異。對于那些每天使用手機、每周至少通話20分鐘或使用手機超過10年的人來說,患腫瘤的風險也沒有增加。
因此,這些結果表明,在通常情況下,使用手機不會增加腦瘤風險。但研究人員也表示,盡管如此,也不能排除來自手機的射頻波可能會以其他方式影響人類健康。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https://academic.oup.com/jnci/advance-article/doi/10.1093/jnci/djac042/6554484?login=false#343590096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