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前瞻經濟學人欄目活動【CEO予書會友】!今天非常有幸邀請到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金光金融學與經濟學講席教授、副院長,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黃益平老師來和大家聊一聊《金融的價值》。
什么樣的金融才能造就好的社會,金融該如何創新與監管,“十四五”時期,中國金融改革將走向何方?金融風險不時爆雷,金融監管該如何著力?央行數字貨幣面世之后,會對我們的金融和支付帶來什么樣的影響?科技金融會如何影響世界金融格局?……
黃益平老師認為,不管是金融的創新、金融的改革,還是金融的監管和風險控制,當金融與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與經濟發展密不可分之后,金融領域的一舉一動,都值得我們更加關注。
在20世紀30年代,中國曾經擁有一個非常活躍的金融體系,當時上海是遠東國際金融中心。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在建立計劃經濟體系之后,金融部門就逐步萎縮了。在1978年開始經濟改革的時候,我國的金融部門基本上就是一家機構,即中國人民銀行,而且它也只是隸屬于財政部的一個副部級單位。這個轉變的主要原因在于,在計劃體制下,幾乎所有的經濟活動包括資金調配都是由政府決定的,對金融中介的需求非常少。后來決策者決定將工作重心從階級斗爭轉向經濟建設,需要逐步擴大市場調節的作用,這樣金融的重要性就再次體現出來了。因此,就在1978年,政府重建了三家專業化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人民建設銀行。
金融為什么很重要?金融的主要功能是資金的融通,同時實現期限、規模和風險的轉換。金融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經濟創新之一,它使得勞動分工、規模效益成為可能,從而大大促進了經濟發展的進程。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希克斯在其著作《經濟史》中有一個著名的論斷:“工業革命不得不等待金融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之前幾十年,蒸汽機技術已經成熟,但要將蒸汽機技術轉化成鐵路、航運與紡織產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所以,如果沒有一個有效的金融體系籌集充足的資金,工業革命也就不可能發生。
過去四十幾年來,我國金融部門演變的兩大主題是“發展”與“改革”。一方面,幾乎是白手起家,重新建立了一個龐大的金融體系,從商業銀行到資本市場,目前大大小小的銀行已經有4000多家,資本市場的市值也已經排到了全世界的前列。
另一方面,金融體系也在不斷地市場化,從資金配置到定價,市場的作用正在變得越來越大。從結果看,在改革開放的前幾十年,金融比較好地支持了經濟增長,這也充分體現了金融的價值。但在近十年來,金融支持經濟增長的力度在不斷減弱,甚至金融風險也在不斷提高。這對金融發展與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務,需要努力構建現代金融體系。
在改革的初期,國外觀察中國經濟的專家喜歡將國內的官員與學者分成“改革派”與“保守派”兩大陣營。這樣的分類有歷史原因,但如果到今天仍然用這個方法來看待金融改革政策,顯然是不合適的。任何金融政策都會同時帶來正反兩個方面的效應,金融改革政策也是如此。
比如,資本項目開放,既可能帶來更加高效的跨境資本配置,也可能引發更大的金融市場波動,凈效果如何,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同的學者也可能得出不一樣的結論。經濟學經常討論“最優模式”,經濟學分析也要求“最優解”。但改革實踐可能更加復雜,有時候“最優”政策的效果往往還不如“次優”政策。
如果要對中國的金融改革政策總結出一條經驗,那應該就是“務實”。“務實”的改革政策遵循效果導向的原則,也即“有效”。對改革政策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結論,這些都很正常,“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不能統一思想,就先不全面推開,而是找地方做試點,中國在改革期間設置了許許多多的改革試驗區,最為著名同時也最為成功的是20世紀80年代設立的深圳經濟特區。辦試驗區的好處是用事實說話,同時還可以在試點的過程中完善政策安排,這其實就是“摸著石頭過河”。“務實”改革的一些改革政策可能不徹底,也不一定是理論上的“最優解”,但實際效果卻不錯。
在總結中國“務實”的改革政策的時候,需要認清一個基本的道理,即市場化改革是中國經濟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從“雙軌制”改革策略看,最重要的效率提升來自“放開”,而不是“管住”,雖然“管住”在一定時期內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如果能在這一點上達成共識,那么應該可以明確,改革的大方向是盡快完成那些“半拉子工程”,進一步朝著市場化的方向走。
最后感謝黃益平老師的分享,本期【CEO予書會友】活動的獎品是黃益平老師的新作《金融的價值》。
「CEO予書會友」,以分享之名,賦能新知,共襄成長。 03.07-03.11上前瞻經濟學人APP參與分享&評論「學說」活動,CEO好書相贈!
閱見時代智慧,共襄企業精神,前瞻經濟學人APP傾力推出的「CEO予書會友」系列活動,就是希冀以閱讀為紐帶,以“分享知識,共同成長”的姿態與連接方式,聯動各大學者、企業家、知識精英一同參與和推動,讓更多渴求知識與傳播知識的人建立聯系,共同搭建知識共享成長的為倡導全民終身學習的活動。
*本文部分節選自《金融的價值》
標簽: CEO予書會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