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湯加島國的海底火山爆發。湯加火山爆發后,火山灰高達30千米,向平流層注入的二氧化硫總質量約為40萬噸。由于當大量二氧化硫進入平流層時,會反應形成硫酸氣溶膠,它可以反射陽光,從而使地表變冷。因此,湯加火山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引發了廣泛關注。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LASG國家重點實驗室周天軍研究員團隊,從類比歷史上大型火山爆發的角度,估算了湯加火山爆發的氣候影響。該工作于3月1日發表在《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期刊上。
研究員將氣候模擬中歷史上大型南半球火山爆發對地表溫度的影響通過比例因子推算到湯加火山爆發的強度,估算得出湯加火山爆發后次年全球平均地表溫度僅下降0.004℃,這一幅度處于氣候系統內部變率的范疇之內。其中澳大利亞和南美洲部分地區降溫超過0.01℃,中國大部分地區的降溫在0.01℃以內。
文章同時指出,從近千年的歷史來看,單一火山爆發的氣候影響一般限于1-2年內。但如果在一定的時期內,火山爆發的頻率集中地升高或者降低,則足以造成這個時期的氣候異常,例如關于中世紀暖期(900~1300AD)和小冰期(1550~1850AD)的成因,一般認為前者是由于火山爆發的頻率較低,而后者則源自火山爆發的頻率則較高,此外太陽輻照度的變化也有影響。
作者左萌博士說:“從歷史上看,火山的爆發在時間上會有一定持續性,這次湯加火山的最終氣候影響有多大,我們還需要密切監測其未來的活動態勢。”
該研究論文題為"Volcanoes and Climate: Sizing up the Impact of the Recent Hunga Tonga-Hunga Ha’apai Volcanic Eruption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已發表在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期刊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376-022-2034-1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