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女性患阿爾茨海默癥(AD)的可能性是男性的兩倍,但人們對這種現象的原因一直不清楚。然而現在,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領導的一項研究為這個困惑人類幾十年的謎團提供了明確的答案。
綜合他們之前的研究,研究團隊建立了“C/EBPβ/AEP途徑是驅動神經退行性疾病發病機制的核心因素”這一理論。基于這一理論,研究團隊尋找了在更年期發生劇烈荷爾蒙變化的女性,并測試了哪種荷爾蒙能選擇性地激活C/EBPβ/AEP途徑。
隨后,他們確定了卵泡刺激素(FSH)是主要的致病因素。
該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紐約西奈山醫學院終身教授Zaidi Mone博士說:“在更年期,FSH的血清濃度強烈增加,與神經元上的同源FSH受體結合并激活C/EBPβ/AEP途徑。這導致了Aβ和Tau的病變,使人們患上阿爾茨海默癥。”
在不久的將來,該團隊將重點剖析特定風險基因(如ApoE4和FSH)之間的關系,以探索為什么攜帶ApoE4基因的女性更容易患上阿爾茨海默癥。
此外,研究團隊正在將這一理論擴展到眾多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動脈硬化、癌癥和衰老。
該研究論文題為"FSH blockade improves cognition in mice with Alzheimer’s disease",已發表在《自然》期刊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463-0
標簽: 阿爾茨海默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