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顏寧教授,想必不少網(wǎng)友都了解一些。她曾在清華讀書,是施一公院士的學生,也曾在清華大學任教、參與過院士評選。在學術和科研領域,她的確是一位“大佬”。
近日,科研女神顏寧教授又“火”了,并且引來不少碩博生的評論和支持,這到底怎么回事?
原來是顏寧因投稿不順在新浪微博發(fā)文“懟人”。
由于顏寧被審稿人不斷要求引用錯誤結(jié)果,便在微博稱:“不忍了,就算這篇文章不發(fā),我也要好好數(shù)叨數(shù)叨為啥他們的論文沒有引用價值,大不了扔到BioRxiv唄!”
此舉引來不少網(wǎng)友的評論和支持,紛紛跟帖稱:“不理解這種強行引用的做法,對文章這么沒信心嗎?應該在英文社交媒體上公布,讓大家知道這種不正之風!”
顏寧教授吐槽的問題的確存在于學術圈中,但沒有幾個人愿意去挑戰(zhàn)和打破問題。其原因在于,一方面,不少人發(fā)論文的目的是“迫不得已”,另一方面,期刊有期刊自己的標準。所以說,大多只是忍氣吞聲,敢怒不敢言。
其實比較樂觀的是,現(xiàn)在對于取消卡論文的要求的呼聲越來越高,教育部也在重視這個問題。相信在不久,我們也會制定自己的標準,不再過于看重論文。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