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聽,多吃蔬菜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風險(CVD)的說法非常合理。因為蔬菜中含有類胡蘿卜素和α-生育酚,可以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但到目前為止,研究中關于蔬菜攝入對心血管疾病總體影響的證據并不一致。
近日,由牛津大學領導的一項大規模研究表明,更多地食用煮熟的蔬菜和生蔬菜都不太可能影響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另外,他們還解釋了混雜因素如何解釋以前虛假的、積極的發現。
英國生物庫是一項大規模的前瞻性研究平臺,其研究遺傳和環境如何導致最常見和威脅生命的疾病發展。研究人員利用英國生物庫的大樣本量、長期隨訪以及關于社會和生活方式因素的詳細信息,可靠地評估了蔬菜攝入量跟隨后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的關系。
在399586名參與者(其中4.5%的人后來患上心血管疾病)中,他們被詢問每天攝入多少生蔬菜和煮熟蔬菜。然后,研究人員記錄了其與心臟病發病率之間的聯系。這項跟蹤性調查研究,為期12年。
至關重要的是,研究人員還評估了“混雜因素”的潛在作用,即未知的附加因素或對已知因素的不準確測量是否會導致CVD風險和蔬菜消費之間的虛假統計關聯。
研究結果表明,跟蔬菜攝入量最低的人相比,攝入量最高的人死于CVD的風險要低15%左右。但是,考慮到可能的社會經濟、營養、健康和藥物相關的混雜因素時,這種效果并不明顯。
因此,研究人員得出結論,攝入大量蔬菜并不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但是,多吃水果蔬菜,均衡飲食和保持健康體重仍然能夠有效降低多種重大疾病(包括某些癌癥)患病風險。
該研究論文題為“Raw and Cooked Vegetable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Study of 400,000 Adults in UK Biobank”,已發表在Frontiers in Nutrition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nut.2022.831470/full
標簽: 心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