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距地球117光年的一顆白矮星附近的“宜居”地帶可能存在一顆行星。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觀測編號為WD1054–226的白矮星時,意外發現其附近“宜居”地帶有65個月球大小的結構。它們以“一種精準的排列”有規律地做環繞運動,顯示近處可能有一顆行星對它們有引力影響。
因此,天文學家推測,這些結構可能在圍繞一顆行星運動。此外,白矮星附近的“宜居”地帶也允許行星表面有液態水。
研究作者Farihi表示,雖然這樣的發現令人興奮,但是還需要更多的研究證實。由于他們無法直接觀察這顆行星,所以不得不依靠觀測恒星及其軌道碎片的計算機模型來獲得更清晰的答案。
“宜居”地帶指行星距離恒星遠近適當的區域。在這一區域內,恒星傳遞給行星的熱量適中,行星表面不太冷也不太熱,可能存在液態水,因而或許適合生命存在。
該研究論文題為“Relentless and complex transits from a planetesimal debris disc”,已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https://academic.oup.com/mnras/article/511/2/1647/6524236?login=false
標簽: 宜居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