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癌癥協會表示,在過去的30至50年中,早發性結直腸癌病例呈上升趨勢。2018年,建議開始篩查此類癌癥的年齡從50歲降至45歲。來自國家衛生研究院監測、流行病學和最終結果(SEER)癌癥登記處的數據分析研究顯示,年輕人在晚期結直腸癌診斷中確診的比例更高。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比較了2000年至2016年近104000名結直腸癌患者的癌癥數據。在2000年至2002年以及2014年至2016年間,僅結腸轉移癌病例的數量在30至39歲之間增加最多,增加了49%。僅直腸轉移的癌癥病例在20至29歲人群中增加了133%,在30至39歲人群中增加了97%,在40至49歲人群中增加了48%。
在這兩個時期之間,不僅確診病例增加,確診為晚期結直腸癌的年輕人比例也有所增加。僅直腸轉移診斷增幅最大的是20至29歲的患者,從18%升至31%,30至39歲患者從20%升至29%。
研究人員表示,年輕患者的癥狀出現和癌癥診斷之間,通常存在很長的延遲,這可能會增加年輕患者出現長期疾病可能性。
結直腸癌的癥狀可能包括排便習慣或糞便特征的慢性改變、便血、腹痛、意外體重減輕、疲勞和里急后重,即使在排便后也感覺腸道排空不完全。
有多種因素被認為是導致年輕人結直腸癌發病率增加的原因。在10%到20%的情況下,遺傳條件是其中一個因素。還有一些生活方式因素也會導致結直腸癌,如肥胖、久坐行為增加、飲食不良等。另外,通過水和空氣污染增加接觸化學物質,以及使用殺蟲劑也被認為是致病因素。
題為Shifts in the Proportion of Distant Stage Early-Onset 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 in the United States的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癌癥流行病學、生物標記物與預防》(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
https://cebp.aacrjournals.org/content/31/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