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1980 年代以來,研究人員就已經了解高溫超導銅基材料或銅酸鹽。低于特定溫度(約 -130 攝氏度)時,這些材料的電阻消失,磁通量場被排出,從而讓材料獲得超導性。然而,這種超導性的基礎仍在繼續爭論和探索。
“人們普遍認為,傳統的超導體是由電子與聲子相互作用產生的,其中聲子將兩個電子作為一個實體配對,后者可以在沒有阻力的材料中運行,”克萊姆森大學物理學和天文學助理教授王耀(音譯)說。
然而,在銅酸鹽中,研究人員在電子之間觀察到了稱為庫侖力的強排斥力。他們認為正是這種排斥力導致了特殊的高溫超導性。
聲子是由晶體內的振蕩原子產生的振動能量。聲子的行為和動力學與電子的行為和動力學非常不同,將這兩個相互作用的拼圖拼湊在一起一直是一個挑戰。
圖源論文
2021 年 11 月,王耀與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物理評論快報》期刊上發表了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聲子實際上??對銅酸鹽中觀察到的一個關鍵特征做出了貢獻,這可能表明它們對超導性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貢獻。
該研究創新地解釋了電子和聲子的作用力。他們表明,聲子不僅會影響其附近的電子,還會作用于幾個鄰居之外的電子。
該研究題為“Phonon-Mediated Long-Range Attractive Interaction in One-Dimensional Cuprates”,于2021年11月3日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期刊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7.197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