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個機器人在沒有人類指導的情況下對豬的軟組織進行了腹腔鏡手術,這是機器人技術朝著對人類進行完全自動化手術邁出的重要一步。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在《科學機器人》期刊上對所設計的智能組織自主機器人(STAR)進行了描述。
高級作者、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懷特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助理教授Axel Krieger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我們可以將外科手術中最復雜和精細的任務之一自動化,而且STAR所做的手術結果明顯比人類的好。”
該機器人在腸道吻合術方面表現出色,這種手術需要高度的重復運動和精確。連接腸子的兩端可以說是胃腸道手術中最具挑戰性的步驟,需要外科醫生以高度的準確性和一致性進行縫合。即使是最輕微的手部顫抖或錯位,都可能導致泄漏,這對病人來說可能會引起災難性的并發癥。
該團隊為STAR配備了新的功能,以增強自主性和提高手術精度,包括專門的縫合工具和最先進的成像系統,以提供更精確的手術可視化。此外,STAR有一個新穎的控制系統,可以實時調整手術計劃——就像人類外科醫生那樣。
由研究團隊開發的基于結構光的三維內窺鏡和基于機器學習的跟蹤算法可以幫助STAR完成手術。研究員說:“我們相信,先進的三維機器視覺系統對于使智能手術機器人更智能、更安全至關重要。”
該研究論文題為"Autonomous robotic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intestinal anastomosis",已發表在《科學機器人》期刊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robotics.abj2908
從學術到產業,更多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2021-2026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