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個研究小組在菲律賓海尋找一艘失蹤的二戰驅逐艦殘骸,回到陸地后有了一個更令人興奮的發現。研究小組發現了有記錄以來,埋藏在最深處的魷魚,小組拍下了照片與視頻作為證據。
這只年輕的大鰭魷魚(屬于Magnapinnidae家族)就在菲律賓海溝的地面上巡游,在海面下20300英尺(6200米)的位置移動,它立即創造了海底最深處的記錄,將之前的“冠軍”——另一只在太平洋下約15400英尺(4700米)處游泳的大鰭魷魚轟出排名。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還在同一深度記錄了4只卷曲章魚(cirrate octopuses)——由于它們的鰭像大象的耳朵,因此被稱為小飛象章魚(dumbo octopuses)。研究者說道,這只是第二次觀察到這么深的章魚,這證明了以前在爪哇海溝(Java Trench)觀察到的軟鰭頭足類動物并不只是僥幸。
研究人員對魷魚生存在海洋這么深的地方感到疑惑,它們是如何做到的?那里的大氣壓力可能高達600倍!
研究團隊發現這個大魷魚的時候,潛水器懸停的位置太高,無法對魷魚進行精確的成像。但研究人員還是能夠分辨出一些明顯的特征——比如魷魚極其巨大的背鰭和獨特的游泳姿勢,從而確認了它的身份。由于這只魷魚的觸角相對較短,研究人員推測這只深居的頭足類動物非常年輕。
題為Hadal cephalopods: first squid observation (Oegopsida, Magnapinnidae, Magnapinna sp.) and new records of finned octopods (Cirrata) at depths > 6000 m in the Philippine Trench的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海洋生物學》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227-021-03993-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