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星系,包括我們自己的星系,都是通過積累新的物質并將其變成恒星而成長的。不為人知的是,這些新物質來自哪里,以及它們如何流入星系以創造恒星。
在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中,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天文學家Sanchayeeta Borthakur確定了環繞星系的微弱燃料庫,以及這些燃料如何落入星系,使它們形成新的恒星和行星系統。她的研究已經發表在美國天文學會的《天體物理學雜志》上。
以前在恒星形成領域的研究表明,一些形成恒星的氣體超過了恒星所需的數量,這意味著,新的氣體必須進入星系并支持新恒星和行星的形成。
科學家解釋說:“找到這種燃料來源就像發現在黑暗中支持城市食物供應的農場和供應路線。”
為了確定這些氣體的可能位置,科學家使用了一種被稱為交叉相關的統計方法(測量兩個數量之間的關聯),以及來自兩個公開天文學目錄的數據:阿雷西博望遠鏡的ALFALFA調查和哈勃太空望遠鏡的低紅移星系間介質調查。利用這些數據,他們能夠量化富含氣體的星系如何與星系間介質中看到的云層相關。
下一步,科學家希望確定這些氣體云到達形成恒星的星系內部的途徑。
科學家表示:“像銀河這樣的星系將繼續增長,隨著新物質的進入,將形成更多的太陽系。了解恒星燃料的來源使我們能夠預測未來是否會形成新的恒星。”
該研究論文題為"How are Lyα Absorbers in the Cosmic Web Related to Gas-rich Galaxies?",已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志》期刊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3847/1538-4357/ac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