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是組成人體一切細胞、組織的重要成分。一直以來,普遍認為,高蛋白飲食對人體有一定的好處,但是,近日華盛頓州立大學有一項研究表明,高蛋白飲食似乎與圈養北極熊的腎臟疾病和壽命縮短有關,這種關系在人類身上也有類似的懷疑。
研究仔細調查了動物園喂養北極熊的情況,發現大多提供給大型貓科動物的飲食,含有大約2-3份蛋白質和1份脂肪,這與在野外觀察到的情況正好相反。
研究人員表示,動物園過去對北極熊的營養需求做出了一些假設,因為它們的飲食幾乎完全是動物。但是,與貓不同,它們不需要也不能忍受高蛋白。
北極熊幾乎只以海豹為食,被歸類為食肉動物。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北極熊和其它熊一樣,其營養和生理狀況與靈長類動物(包括人類)更為接近。
研究中,研究人員提出,北極熊和它們的近親灰熊都需要相對較低水平的蛋白質,與人類、靈長類動物和其它雜食動物的需求相似。當給圈養的熊提供純豬油塊和高蛋白肉塊時,它們優先選擇與它們在野外通常消耗的脂肪和蛋白質比例相同的食物。
仔細檢查了圈養北極熊的死亡記錄,最常見的死亡原因是腎臟疾病。死于腎病的熊比沒有患腎病的熊早死10年。肝病和癌癥是第二大常見死因。在檢查的600多只野熊中,研究小組沒有發現肝臟或腎臟疾病的證據。
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干粗磨食物,其脂肪-蛋白質比例與它們在野外可能自然消耗的比例相當。研究者建議動物園采用這種食物或其它模擬圈養北極熊在野外發現的脂肪蛋白比例的替代品,同時仔細監測熊的情況,看看它是否能改善北極熊的健康和壽命。
題為New insights into dietary management of polar bears (Ursus maritimus) and brown bears (U. arctos)的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動物園生物學》(Zoo Biology)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zoo.2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