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項新研究中,俄勒岡大學使用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OF)制成了一種納米晶體。這種納米晶體具有廣泛的潛在應用,既可用于存儲電荷的表面涂層,也可以用于從空氣或水中去除污染物的過濾器中。
MOF是一種海綿狀材料,由金屬離子(如鐵或鋅)與碳基小分子連接而成。就像一塊有孔的瑞士“奶酪”一樣,MOF有“口袋”和“裂縫”,這使它們具有極高的表面積。因此,它們可用于捕獲特定分子,例如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或飲用水中的鉛,因為這些目標分子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粘附。此外,將它們制成納米級的工具可以擴大應用范圍,因為微小的顆粒可以懸浮在溶液中,然后像油漆一樣用來均勻地涂在表面上。
但是,將MOF制成納米顆粒一直是一個挑戰。在新研究中,科學家添加了第三種成分:模擬接頭的分子。它只能與一端結合,以確保它MOF制成的納米顆粒夠小。
研究作者Carl Brozek 說:“我們不僅使用MOF 制成了納米晶體,而且它還是有史以來最小的 MOF 之一。”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由三唑酸鐵制成的納米顆粒具有適應性:它們在不同尺寸甚至不同溫度下表現不同。下一步,他們將繼續探索三唑酸鐵納米顆粒和其他變體的潛在應用。
該研究論文題為“Size-Dependent Properties of Solution-Processable Conductive MOF Nanocrystals”,已發表在Materials Chemistry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https://chemrxiv.org/engage/chemrxiv/article-details/619d33097c8916b51a420db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