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新冠病毒“共舞”的2021年,全世界都迎來了翻天覆地的巨變……反反復復的疫情讓人們更多地轉向了網絡生活,然而線上的日子也并不好過:聽歌經常沒有版權,需要換幾個APP才能聽到喜歡的歌;頂著安卓客戶端的后綴網上沖浪卻慘遭“鄙視”;好不容易打兩把王者,卻被防沉迷機制彈了出去。回到線下,生活也并不平靜:日本公然頂著國際壓力宣布向太平洋排放核廢水;國內教培行業迎來驚天變動;拉閘限電逼向普通人的生活……前瞻回顧并整理了2021年度熱門話題以及網友的討論,將帶你以不一樣的視角了解這些熱點。
在信息快餐的時代,停下來沉浸閱讀變得越發可貴。2021年,前瞻經濟學人發起了#三天閱讀挑戰#,受到了廣大用戶的熱烈支持。通過這項簡單的挑戰,我們希望讓疲于工作的人們重新拾起書本,分享那些讓你心靈觸動,靈魂震蕩的句段,帶我們重新回到那段徜徉在知識海洋中的時光。
@創造最好的自己:
人們最感興趣的話題永遠是“自己的問題”。如果你能發現對方的問題所在,并提出解決方案,那么他們一定愿意跟你溝通一下無論他們的等級或地位如何。問題越困難,解決方案越少,你的建議就越有價值。為人人避之不及的問題提供解決方案,才是競爭最小,機會最大的領悟。--《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
@妍兒:
我們要求開發人員用“將來進行時”來看待自己的能力。我們努力培養能夠這么去做的人才。雖然我們用了很難懂的語言來表達,但這是我從迄今為止的經驗中產生的感覺。也就是說,實現現在可以做到的事情,那是理所當然的。但是,目前沒技術、做不到的事情,想法設法一定要做到。這時候就需要上述的思維方式。
@Eric:
土耳其圍攻維也納一役,造就了牛奶咖啡與可頌面包。赴維也納旅游莫忘點一杯米蘭婍,配上可頌面包,思古幽情一番!--《世界咖啡學》
你上一本讀的書是什么?←點擊參與討論
近年來,一種名為“FIRE”的生活方式在國外變得非常火爆。這一風潮也傳到了國內。“FIRE”,即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的縮寫,意思是:財務獨立,提前退休。盡管如此,不少人在實現了財務獨立之后仍然會繼續兼職工作,或者換一份自己更有激情的工作。但事實上,FIRE不僅僅是關于錢或者最優化你的個人財務,它更是關于最優化你的的生活。
@陸先生:
財務自由的關鍵是是不是真的財務自由?財務自由是一個動態名詞,成為財務自由的要素十分重要,如果有些元素隨時間變化不確定的話,財務自由那是一個相對的結果。
@張永:
財務自由是身心自由的基礎。只有吃飽了,沒了后顧之憂才能追求自己的喜好。我想財富自由了我應該會更努力的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垚:
首先,財務自由就是個偽概念。
本質就是與人性博弈,欲望,貪婪,虛弱,攀比,追求…
如果你什么都不追求,跟陶淵明一樣,內心富足也可以是一種財務自由,不被財務所困。
可是大多數的我們都是普通人,上有老下有小,現在夠了,以后呢?孩子們呢?生病了怎么辦呢?
工作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工作也可以摸魚,也可以是一種每天都有事做的充實感,客觀來說,人們不是討厭工作,而是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
如果實現了財務自由,你還會工作嗎?←點擊參與討論
2021年4月,日本政府正式作出“將福島核水排入大海”的決定。消息一出,引發了日本國內外的強烈抗議。來自德國的海洋科學研究機構Geomar Helmholtz-Zentrum計算得出,從排放之日起的57天內,核污水含有的放射性物質就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3年后美國和加拿大就將遭到核污染影響。盡管美國及國際原子能機構都對日本此舉表示支持,但中韓等日本鄰國均表示無法認同。
@常_百草:
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是全球最大的私立非盈利性質的海洋工程教育研究機構,來自該機構的海洋化學家布塞斯勒指出,除了氚之外,處理后的廢水中殘留的放射性物質還包括碳14、鈷60和鍶90。這些和殘留的同位素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降解,同時這些放射性物質對海底沉積物和魚類等海洋生物而言更容易吸收,這意味著這些物質對人類和環境可能會造成更長期的潛在危害,且比氚(的問題)更復雜。
@養樂多:
對海洋造成什么影響不是專業人士不清楚就不提了。先考慮一些中國漁民的生活會不會受影響,如果受影響當地政府和中央政府要想想辦法解決。然后在中國發展一種行業,叫零核污染水源養殖,如果可以并在國內擴大產業,一方面國內解決就業問題解決消費需求,另一方面國外高價出口,這叫魚中香奈兒。
@周先生:
我覺得并不是日本處理不了這個問題,考慮到政治和經濟成本,做出這等小人行徑,目的把全世界拖入日本的幫手,協助處理這個問題。
如何看待日本將核廢水排海?←點擊參與討論
2021年8月31日,騰訊通過其官方微信發布聲明稱,截至2021年8月23日,騰訊針對已達成的獨家協議全部上游版權方發送相關函件,告知其需按期解約,其中,絕大部分獨家協議已按期解約。長期受苦于為了聽歌而不得不購買多個音樂平臺的網友紛紛在社交平臺上表達了喜悅之情。
@一大口居居:
我覺得還是要看有沒有錢買版權,網易云和QQ都有下載。
@ John Xu:
翻唱云的春天來了
@一只小腦斧:
都不用。手機自帶的就很好了。
騰訊放棄音樂獨家版權,你用哪個APP聽歌?←點擊參與討論
7 月 24 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所謂 “雙減” 意見),對課后補習機構的投融資、業務類型、經營時間等做出嚴格限制。消息一出,資本市場出現大幅波動。7月26日,A股、港股教育股在開市后遭重挫,學大教育、昂立教育、中公教育多個個股出現跌停。如此巨震,引起了各界的思考:取消校外培訓,對孩子來說是好事嗎?對我國的整個教育體系發展來說,又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云起:
這個問題如果是指國家能不能辦到取消校外培訓的話,那毋庸置疑,有國家強制力,沒什么是辦不到的;如果指的是能不能解決中小學教育問題,那就得分析一下目前我們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問題了,問題的根源在不在校外培訓了,校外培訓最初出現的原因是什么?我上學的時候還很少見校外培訓,也就是一些在職教師私下辦的補課班,逐漸吃到甜頭的“老師們”便由暗示到明示的要求學生去補課,家長們擔心不去老師的補習班給孩子小鞋穿,于是半推半就的成就了這些初代校外培訓班。于是越來越多的在職教師離職教師加入到了這個產業,雪球越滾越大直到被資本注意到,然后才有了盛極一時的全民校外培訓。個人認為,造成今天如此局面根源更在于教育職業人員的墮落
@向往:
作為工薪階層的家長,我雙手贊成取消校外培訓,但是現在社會的競爭壓力山大,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長大后在社會上站穩腳跟,沒有本事就只能寄希望在學習上,畢竟這是一個被驗證最公平的晉升之路,孩子在學校如果學不好,又沒有校外培訓,父母再沒有能力輔導,那這些孩子怎么辦?在討論取消校外培訓的同時,如果提高校內學習的質量這才是最根本問題,希望教育部不要本末倒置。
@ lzhlkq:
全面取消校外培訓顯然是錯誤的。要取消的是校外的學校課程輔導機構,因為輔導機構的輔導都違背了學校課堂教學的宗旨,出現錯教誤導,會導致學生成績下滑;要得留的是雙休日、假期書法、美術、游泳、武術、文學閱讀指導、寫作指導、科技興趣啟蒙等培訓,這些都有利于青少年的全面發展。
全面取消校外培訓行得通嗎?←點擊參與討論
9月17日晚,iPhone 13 預售正式開始。據悉,預售一開始,iPhone13系列在各平臺均出現了“秒沒”情況,蘋果官網甚至直接“崩了”。雖然預售盛況一如既往,但是不少外媒表示,本次iPhone 13系列“更新力度堪稱史上最小”。在蘋果發布會(15日)當天,三星手機美國官方賬號就在社交平臺上連發三條動態對蘋果大開嘲諷。早在2019年,三星的S10系列已經支持120Hz高刷新屏幕,而蘋果直到今年才配備這一性能。
@南城舊少年:
這個其實沒必要進行對比,習慣蘋果系統、生態的人,無論多貴都會買,因為他已經非常適應這個生態環境了,就算新出的很貴,也可以退而求其次的買上一代或者上兩代的產品;而習慣安卓系統的人,肯定優先選擇安卓手機。其實沒必要說買什么最好,因為一個已經很習慣蘋果系統的人,他就算買了安卓頂配旗艦手機,使用期間還是會不經意的會想起用蘋果的時候。故,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手機只是一個工具,日常使用期間,一般的性能足以滿足,沒必要追求高性能和潮流。
@小潘:
當然安卓,而且選國產品牌。蘋果什么時候將中國售價跟全球售價同步,也許會考慮下。
@LYJ:
這個價位手機都不會卡,蘋果的電話錄音一直是弊端,不要人為抬高蘋果的水平。
低配iPhone13還是頂配安卓?←點擊參與討論
一份針對7萬多名租房人的問卷顯示:超過1/4的人租住長達5年以上,超過6成的租房人租住時間超過3年。對于年輕人而言,買不起房,租房也已經成了一種習慣。據貝殼研究院統計顯示,一線及多數新一線城市平均購房年齡走高,租客的租賃年限或超過10年。
@蔚藍的未來:
在租房住,想擁有自己的房子,無奈房價太高,工資遠遠不及房價漲速,沒存款,租房13年,搬家5次,在異鄉生活不易!
@Ben:
剛畢業比較幸運住在家里,就近工作沒有租過房,但是也挺希望嘗試一下租房的生活....
@豪哥:
坐標杭州,算上今年快5年了吧,未來也不想買房。
你租房多久了?←點擊參與討論
2021年9月,微信宣布擬推出個人微信云存儲付費服務,意味著微信聊天記錄可以實現云端備份和恢復。目前,微信僅支持遷移聊天記錄到另一臺設備以及備份聊天記錄到電腦,如果設備丟失,未及時備份的數據將無法恢復。該業務可能采用按年付費的模式,蘋果用戶或在180元/年左右,安卓用戶或在130元/年左右。但該費用具體可以存儲多大容量的數據尚未得到確定。
@囧囧貓:
存聊天記錄這個事情要看事情的重要程度,畢竟現在聊天記錄是可以作為法律證據的。
@鄉土味P民:
這問題本身就有問題!
請問這聊天記錄是誰的?我的!因為我聊天才會有記錄,而記錄本身是有價值的,如果我聊的是一個大項目,那這記錄就價值高了,而這個記錄的所有權是我的!把我的東西賣給我,要臉嗎?!
@金融民工:
重要聊天記錄截圖保存就行了。再說說成年人的微信安靜的很,很少有必需保存的聊天記錄
你愿意花錢“存”聊天記錄嗎?←點擊參與討論
2021年8月,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針對未成年人過度使用甚至沉迷網絡游戲問題,進一步嚴格管理措施,堅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切實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如此嚴苛的未成年人防沉迷新政引發了熱議,部分人認為限制過死。
@就溜達溜達:
游戲自古就有,并不是現代特有的產物,只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游戲換了一種形式呈現,所以不必把游戲產業說的那么罪孽深重,還需理性看待。
@天藍釋雪:
事情都有兩面性的,不能只看到片面的不利因素就瘋狂貶低。如果只因為刀會傷人就否定刀的價值,如果因為導彈會爆炸就不研究了,如果因為電流太危險就不發電了,那我們社會還進步嗎?回到一片黑暗?回到石器時代?那時候,你現在所擔心的問題都壓根不存在。難道是讓我們退化嗎?有些人真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如果你的家人有和這個行業相關的人,你會大言不慚來指責嗎?問題本質不是出在游戲本身,而是在人身上。
@Lily:
任何事物都有其意義,看人們如何使用和對待。
游戲和書本,和音樂是一樣的
沉迷于書本沉迷于音樂和沉迷于游戲是一樣的
難道都是精神鴉片嗎?
看站在誰的角度了
我很抑郁的時光是游戲讓我走出來的
但我并不沉迷
如何看待游戲產業被稱為“精神鴉片”?←點擊參與討論
2021年9月,限電停產席卷了包括江蘇、浙江、山東、廣西、云南等在內的10余個省份。多家A股上市公司密集發布了關于限電停產的公告。煤炭價格狂漲,電力供應緊張,是拉閘限電的客觀原因。工廠停電,無法進行生產作業,背后其實還有更深層的原因。
@都紅圩:
需求和供給不匹配,前段時間電力市場化改革,很多產能壓縮了,加上經濟復蘇帶來的需求增長。
@李小花:
在我看來,幾個角度可以分析。首先,碳中和碳達峰,遠景目標,我們還沒有找到更好的發電模式,更多依靠火電,會給國際其他國家把柄,我們自己的目標完成也更困難。第二個,我們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要協調人與環境,不能只追求快,要求高質量,可持續協調發展,并且,三去一降一補也要再落實到位。這個措施也能看出如今形勢有些不容樂觀,各種能源資源短缺的厲害。樂觀來看,限制生產也就是初期一個調整階段,以后可能不限工業用電,就限制生活用電了
拉閘限電,我們為什么要限制工廠的生產?←點擊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