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項突破性的新研究中,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的研究人員使用了一臺定制的3D打印機,全過程3D打印了一個柔性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顯示屏。
OLED顯示技術的基礎是利用有機材料層將電轉化為光。OLED是高質量的數字顯示器,它材質柔性,既可用于電視屏幕和顯示器等大型設備,也可用于智能手機等小型電子產品。由于OLED顯示器重量輕、省電、薄而靈活,并具有高對比度,因此獲得了廣泛的歡迎。
此前,有研究員曾嘗試過3D打印OLED顯示器,但他們在發光層的均勻性方面遇到了困難。此外,還有人用旋涂或熱蒸發技術打印了某些組件并創建功能性設備。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小組結合這兩種打印模式來打印六個器件層,從而形成了一個完全由3D打印機打印的柔性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器。所打印的顯示屏原型每邊大約1.5英寸,有64個像素。每個像素都能工作并顯示光。
研究員表示,這一發現可能會在未來降低OLED顯示屏的生產成本。任何人都可以在家里使用3D打印機進行打印,而無需購買微加工設施生產的昂貴設備。
該研究論文題為"3D-printed flexibl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s",已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l8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