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日報報道,在1月8日舉行的光華科技公益論壇上,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一些自媒體說奧密克戎引發的是“大號流感”,這是缺乏科學依據的,他研究奧密克戎感染者的醫學影像后認為,這種變異株“會咬人”。一個國家和地區需要強大的免疫屏障和醫療資源,才能抵御奧密克戎的威脅。
目前,這種首先在南非發現的變異株已肆虐全球,導致很多國家和地區的感染人數大幅上升。1月6日,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表示,盡管新冠病毒變異株奧密克戎引發重癥的風險低于先前流行的其他變異株,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把它歸為溫和一類”。其引發的“疫情海嘯”劇烈而迅速,使全球多地的醫療系統瀕臨崩潰。
面對奧密克戎的來襲,不少西方國家靠著自身較高的新冠疫苗接種率在“硬撐”。然而,盡管美國有著接近70%的接種率,其1月7日的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仍達到接近90萬例。
張文宏強調,“要看到,疫苗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張文宏說,“如果我們不積極接種疫苗,筑起強大的免疫屏障,就會回到1918年那次全球疫情。”在他看來,雖然疫苗屏障沒有完全防住新冠病毒的傳播,但它已讓病毒的毒性大幅下降,降低了感染者的病死率。
除了不斷提高疫苗兩針及以上的接種率,一個國家或地區還要確保醫療資源的充分供給,這樣才能對免疫力低下的感染者進行充分救治。“如果醫療資源不夠,奧密克戎是會‘咬人’的。”張文宏說,“我國各地都要確保醫療資源的充分和平等。”
在演講結束前,他表示,“已看到漫漫長夜的曙光”。“世界何時重新開放?一是要筑起強大的免疫屏障,二是把病死率控制得很低。”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