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量子物理學為人類提供了一個理解微觀世界的框架。然而,量子現象并不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許多因素促成了量子和經典理論之間的過渡,研究員想知道,是否存在導致這種過渡的基本機制?以及一個由多種可能性組成的波函數究竟是如何坍縮成一個確定的結果?
人們提出了許多模型,統稱為客觀坍縮理論,希望能解決這些懸而未決的基本問題。但是對這些理論的測試在實驗上仍然具有挑戰性。
現在,來自倫敦帝國學院和蘭卡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關于在實驗室中研究這些客觀坍縮理論的新方法,論文發表在AVS Quantum Science上。
研究人員的方法利用了“Displacemon”,這是一個由連接到超導量子比特的諧振器組成的電子機械裝置。通過操縱量子比特,他們提出了一種技術來探測標準量子理論的偏差,其方式可以用客觀坍縮來解釋。
領導蘭卡斯特大學量子電子設備研究小組的愛德華-萊爾德博士說:“Displacemon不僅是測試基本量子力學的工具,也可能是新傳感技術的基礎。用這個裝置做第一次實驗讓我們非常令人興奮。”
倫敦帝國學院量子測量實驗室的首席研究員邁克爾-凡納說:這些實驗可以幫助人們在更大范圍上探測量子力學。
該研究論文題為"Can the displacemon device test objective collapse models?",已發表在AVS Quantum Science期刊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https://avs.scitation.org/doi/10.1116/5.0073626
標簽: Displacemon 量子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