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氧化事件是指約26億年前,大氣中的游離氧含量突然增加的事件。此前的一項重磅研究提出,在大氧化事件之前,地球大氣中就存在氧氣。
近日,一項新研究對此提出了質疑。研究作者、達特茅斯大學地球科學助理教授Sarah Slotznick表示,最初確定表明地球歷史早期大氣中含氧量的化學數據可能是由數億年后的事件引入的。而且,在 23 億年前,地球大氣層的含氧量極低。
2007年,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基于鉬和硫的氧化和還原證據,這兩種元素被廣泛用于測試大氣中氧氣的存在。自那時起,科學家就廣泛接受氧氣在大氧化事件之前就已經出現。
在最近的新研究中,研究小組在平板光學掃描儀上記錄了 2004 年鉆芯的圖像。根據這些觀察結果,他們隨后收集了薄樣本以進一步分析??茖W家通過基于同步加速器的 X 射線熒光光譜,對樣品有了更多的了解。
研究表明,鉬來自火山,隨后在之前被描述為氣味區間的過程中濃縮。在沉積物變成巖石的一系列化學和物理變化過程中,為壓裂幾種不同的流體創造了通道,所以出現了所謂的早期氧氣信號。
研究人員表示,如果鉬不是來自陸地巖石的氧基風化和海洋中的濃縮,那么它的存在并不能支持早期大氣氧的存在。此外,該團隊還證實,大氧化事件之前的大氣氧水平非常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該研究論文題為“Reexamination of 2.5-Ga whiff of oxygen interval points to anoxic ocean before GOE”,已發表在《科學進展》期刊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j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