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蠶絲是服裝和織物的一種成分,但這種材料有著廣泛的用途,從生物醫學到環境科學。在《應用物理評論》,來自塔夫茨大學的研究人員討論了蠶絲的性能以及這種材料的近期和未來應用。
蠶絲是一種重要的生物材料,它不會在人體中產生免疫反應,還能促進細胞生長。由于材料柔性和具有良好的工藝性能,它已被用于藥物輸送,是理想的可穿戴和可植入的健康監測傳感器。
此外,蠶絲作為一種光學上透明的、在納米和微尺度上易于操作的材料,在光學和電子學方面也很有用?,F在,它已被用于開發衍射光學、光子晶體、波導以及其他設備。
最近,蠶絲已經走在了可持續發展研究的前沿。這種材料來自于自然,可以從回收或丟棄的衣服和其他紡織品中進行再加工。蠶絲通常優于更傳統的材料,因為它可以很容易地進行化學改性,調整特定的性能,或者根據其最終用途改成特定的形式。
蠶絲的結構已經被研究了很長一段時間,但人們對其完整的結構仍然不夠了解。該團隊強調了理解這些過程的重要性,因為這可以讓人們更有效地制造材料,并對最終功能有更多的控制力。
科學家們表示,希望在未來看到更多的材料和設備使用蠶絲,并使其成為傳感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該研究論文題為"Silk materials at the convergence of science, sustainability, healthcare, and technology",已發表在《應用物理評論》期刊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https://aip.scitation.org/doi/full/10.1063/5.006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