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盡頭是考公”?近幾年來,國內高校應屆畢業生數量屢創新高,受經濟下行壓力與疫情反復等因素影響,“考公熱”有增無減。2022國考過審人數超200萬,競爭比達68:1,更有熱門崗位出現“20000:1”的驚人錄取率。
22年的國考報名落下帷幕,從報名伊始就一直展現出超高人氣的“西藏自治區郵政管理局一級主任科員及以下”這個職位毫無懸念地成為此次國考的最大熱門,作為唯一一個“三不限”職位,由于限制較少,總報名人數高達20602人,已通過資格審查人數19236人。該職位計劃僅招錄1人,最后的競爭比極有可能超過20000:1。
國考的報名是單志愿的,也就是只能報名1個崗位,不存在二志愿或三志愿。2萬多人孤注一擲,破釜沉舟,競爭慘烈程度可想而知...
現如今,大學畢業生選擇最多的方向就包括考公,不僅因為考上公務員就可以得到大城市的戶口(特別是北上廣深),還因為考上了就等于永不失業,而且公務員高福利、壓力小。不僅是大學畢業生,還有工作數年的打工者,也會選擇辭職考公,更有甚者從世界500強辭職專門回家考公務員。此外,在傳統認知里,留學生是外企、私企的“寵兒”,但最近幾年,想進入體制內工作的海歸越來越多,其中也不缺常春藤、G5等TOP院校畢業的學生,因此出現了“宇宙盡頭”是考公這個說法。
“不過全退”課程是指多個機構為了吸引考生而設立的一門課程,它也是學生的一個保障。許多學生抱著“考考吧,反正沒過可以退學費”的態度報了昂貴的考公補習班。有些協議班是不通過筆試退費,有的是不通過面試退費。公考上岸越來越難,無法提高學員的通過率,長期售賣這種課程甚至會出現資金鏈斷裂的風險。最近,中公教育突然宣布:考公“不過全退”課程全面下架,也為此退了一筆不小的數目給學生。
“不過全退”課程的下架,于學生而言,許多學生或許會因為價格望而生畏,不再報班;于機構而言,好的方面就是因此產生的資金鏈斷裂的風險被規避,但壞的方面是也會因此損失一批學生。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日前印發了《關于做好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學士學位授權與授予工作意見》,明確普通本科和職業本科都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學士學位授權和授予管理辦法》進行學士學位授權、授予、管理和質量監督;在證書效用方面,兩者價值等同,在就業、考研、考公等方面具有同樣的效力。
對于這個政策,首先,就是職業本科有了自己的官方的身份;其次是吸引更多的人報考職業本科;再者是在社會上形成了鼓勵報考職業本科的氛圍。
全國人大代表蔣勝男建議,取消國家公務員報考35歲以下的年齡限制。她說,35歲是一個人做事業最好的黃金年華,也正處在一個艱難的人生階段,上有老下有小。很多35歲以上者在二次就業時遇到年齡歧視。不應該有這種歧視。最重要的是看人的能力和認真工作的態度。
對此,網友們也是議論紛紛,提出了不同的觀點,有的支持,但也有人旗幟鮮明地反對。有人提出方案,通過完善35歲以上人員進入公務員隊伍渠道后,公務員考試可以有兩條線,一條是正常的公務員入職競爭性考試,設置“35歲限制”;另一條是遴選優秀人才進入公務員隊伍考試,基本不設年齡限制。
2021提出新改革,不用參加國考就可以當公務員,需要滿足這些條件:一些地區對一些特殊崗位采用聘用制公務員,無需參加國考。聘任制公務員是針對一些專業性比較強的崗位,如上海、北京、廣東等地,都進行過聘任制公務員的招錄,且這類公務員普遍擁有極具競爭力和吸引力的薪酬待遇。
特殊人才更多出現在一些經濟相對貧困落后的地區,出于對一些技能人才的需求,當地在招聘公務員的時候,會優先錄用這些有特殊技能的人才,甚至能夠直接面試錄用。當然,這類人才的要求也是極高的,前提是你的專業技能過硬,而且恰好符合當地的需求。
日前,中央文件《國務院關于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中提到:“加強基層治理隊伍建設,推進編制資源向鄉鎮(街道)傾斜,鼓勵從上往下跨層級調劑使用行政和事業編制。”再結合去年教育部的相關通知“各地教育部門要協調相關部門,盡可能擴大地方性基層就業項目規模。”以及去年各省省考的招錄情況來看:在接下來的2022國考、省考考試中或將繼續加大基層招錄、編制計劃。
基層崗位三大劣勢:1.環境艱苦,待遇較低;2.5年服務期太長,不得調動;3.晉升困難,難以提升。基層崗位三大優勢:1.公務員身份,編制有保障;2.報名限制少,門檻低;3.壓力比較小,生活輕松。總的來說,基層公務員的優點、缺點都十分明顯,每個人在報考時,最好結合自己的性格特點、家庭情況等多種因素進行考慮。
選調生,是各省黨委組織部門有計劃地從高等院校選調品學兼優的應屆大學本科及其以上畢業生到基層工作,作為黨政領導干部后備人選和縣級以上黨政機關高素質的工作人員人選進行重點培養的群體的簡稱。選調生好處包括,只要按照流程操作,就會順利晉升,有更快的發展前景。
2021年定向招錄選調生的名單中,清華北大占據了整個名單的前列,據了解今年全國報名清北選調生的人數,竟然達到了1300多人。目前數據來看,在一些重要崗位中,每4個人當中,就有3個是清華北大的選調生。
聯考,簡單來說,就是各省份考生同臺競爭相對比較公平,而且用同一套模式去篩選人才,篩選出來的人才質量相當,水平也比較穩定。
2021年即將結束,各地2022的省考招錄已經迫不及待開始了。就在四川、河南兩個聯考省份相繼收到省考消息后,近日,又一個聯考省份陜西也有了新消息。陜西省教育廳發布:關于做好2022屆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提到: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盡量將各類專業考證、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招聘的時間提前,推動相關工作與高校畢業生就業同步。其中,河南省比2021年提前了1天;浙江省筆試提前了26天;北京市筆試提前了8天;最離譜的是廣東省筆試足足提前了70天。
在歷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的招錄條件中,學歷是必要條件之一,是最基本的門檻,必須達到相關要求才能報考參加國考。在去年12月份時,教育部就發文稱“招聘中不得將“全日制”設為限制條件”。至此,公務員考試不再限制非全日制學歷。這意味著成人學歷在考公務員這件事情上,與全日制統招大專、本科生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