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有一些超大質量的黑洞,有的甚至比太陽還大數十億倍。然而,關于黑洞是如何形成的,科學界還沒有明確的答案。
近日,一項由邁阿密大學和耶魯大學科學家進行的聯合研究表明,這些黑洞可能是暗物質,或許宇宙開始的時候就已經存在。
在研究過程中,科學家提出用所謂的“原始黑洞”來解釋。如果大多數黑洞在大爆炸后立即形成,那它們可能在宇宙早期就開始合并,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大。如果原始黑洞存在,ESA未來的引力波空間觀測站會接收到這些信號。
他們還創建了一個替代模型,根據這個模型,宇宙將到處都是黑洞。恒星將開始在這些“暗物質”團塊周圍形成并在幾十億年內創造出太陽系和星系。如果第一批恒星確實是在原始黑洞周圍形成,那么它們將比“標準”模型所預期的更早存在于宇宙中。
科學家表示,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或可以最終證明第一批恒星和星系在“黑暗時代”就已經形成。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https://scitechdaily.com/black-holes-could-be-dark-matter-and-may-have-existed-since-the-beginning-of-the-unive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