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  正文

        學術頭條:國家文物局公布重磅考古結果,英國出現首例奧密克戎死亡病例,新方法讓癌細胞一直“休眠”

        評論

        英國出現首例Omicron死亡病例

        據英國媒體最新消息,該國出現了首例因為感染奧密克戎(Omicron)變種病毒的死亡病例。政府的聲明表示,目前奧密克戎比德爾塔的傳播速度更快,疫苗的保護性也降低了。而且未來幾周奧密克戎的感染率會急劇上升。現在NHS的壓力主要還不是新冠,但是隨著病毒的快速傳播,可以預見這個壓力將會迅速上升。

        兩劑輝瑞疫苗預防有效性只有22.5%

        12月11日南非實驗室研究顯示,接種兩劑輝瑞新冠疫苗對預防奧密克戎變異株有癥狀感染的有效性只有22.5%。德班非洲健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布了有關本周早些時候發布的一項小型研究的額外數據,他們利用建模對疫苗的功效進行了估計。該研究參考了 12 名參與者的血漿樣本。科學家發現,奧密克戎導致接受兩劑輝瑞BioNTech SE注射的人產生的中和抗體水平降低了約 41 倍。

        西安白鹿原江村大墓確定為漢文帝霸陵

        今天(14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在北京召開線上會議,聚焦甘肅、河南、陜西三個重要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其中,漢代第三位帝王漢文帝的霸陵無疑是關注度最高的項目。在沒有確認墓主人身份之前,陜西省西安市白鹿原的這處墓葬一直被稱之為“江村大墓”。考古隊員通過精細發掘和縝密分析,判斷出“江村大墓”就是漢文帝的霸陵。

        長征火箭第401次飛行,天鏈二號02星成功發射

        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12月14日零時09分,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天鏈二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據悉,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01次發射。

        化學能推動生命誕生

        代謝是支持生命生存的基礎化學反應。約40億年前,地球上誕生了最早的生命,但當時生命體內還沒有演化出代謝必需的生物酶,因此代謝過程很可能是在環境中發生的。而且,代謝反應是放熱反應,根據能量守恒,放出的能量還應該有對應的能量來源。近日,一項研究模擬了地球早期生命的代謝反應,發現純粹的化學能就足以使生命出現在地球上。

        世界首臺光學示波器問世

        瞬態光場的測量有助于理解超快物理和化學過程的動力學機制,是實現更高速的電子通信的關鍵。瞬態光場的測量需要將光的振蕩信號轉換成電信號,以亞飛秒分辨率來記錄光的電場振蕩。然而,目前的光場測量工具只能測量一個光脈沖的平均信號,而不能測量脈沖的峰值和谷值。近日,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世界上首臺“光學示波器”,能夠測量光波數個周期的完整波形。

        油水混合形成乳濁液的原因被發現

        油和水通常無法混合,但在超聲波作用下,油能夠以小于 1 微米直徑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濁液。該乳濁液能穩定存在數周至數月,且若放置在靜電場中,油滴會向陽極移動,說明油滴攜帶負電荷,這些現象背后的機制尚不明確。近日,來自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團隊發現,油-水界面處的電荷分布是形成乳濁液的關鍵。

        科學家發明像巨型冰淇淋圓筒一樣的太空睡袋

        近日,NASA 的科學家們發明可像巨型冰淇淋圓筒一樣的睡袋,可以將宇航員整個下半身吸在里面,目的是保護他們的眼睛。在微重力環境中長時間生活所導致的頭部積液會對眼球帶來極大壓力。這種疾病被稱為“太空飛行相關神經-眼部綜合癥”。

        斯坦福大學教授正在研究 UFO 碎片和曾經與 UFO 擦肩而過的駕駛員

        接受美國政府委托,斯坦福大學前 25 名發明家之一 Garry Nolan 教授正在研究 UFO 墜毀現場取回的 10 到 12 塊金屬碎片,同時還對號稱遇見 UFO 的駕駛員大腦損傷進行分析。此項調查得到了美國 CIA 和國防部的支持。

        “類人”大腦幫助機器人走出迷宮

        近日,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TU/e)和德國 Max Planck Institute 聚合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從人腦獲取靈感,開發出了一種可以在迷宮中穿梭的機器人。它們使用被稱為 p(g2T-TT) 的聚合物代替了硅,使神經形態機器人能夠“記住”或長期存儲學習狀態。

        地球生命起源于氫能

        生命起源時的第一個化學反應是如何開始的?它們的能量來源是什么?德國杜塞爾多夫大學(HHU)的研究人員重建了現代生物分化前的最后共同祖先“露卡”(縮寫為LUCA)的新陳代謝。他們發現并確定了長期尋求的、推動這些反應向前發展所需的能量來源,它一直隱藏在眾目睽睽之下:氫氣。

        東亞家豬的共同祖先能追溯到2萬年以內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和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單位的研究人員獲取了42例來自黃河流域的中國古代豬線粒體基因組數據,研究發現,主要的東亞家豬群體母系的共同祖先可以追溯到2萬年以內;全新世以來,家豬群體有兩次快速的種群擴增現象。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遺傳學報(英文版)》。

        天文學家發現超新星遺跡

        近日,哥斯達黎加(Costa Rica)和澳大利亞的天文學家表示,在檢查一個名為FHES J1723.5-0501的伽馬射線源時,發現了一個新的超新星遺跡(supernova remnant, SNR)。研究人員將這個SNR命名為G17.8+16.7。SNR是由超新星爆炸后產生的擴散和膨脹的結構。它們包含了因爆炸而膨脹的噴射物質,以及其它星際物質,但這些物質已被來自爆炸恒星的沖擊波“沖刷”過。

        超級計算機預測六夸克粒子存在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的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物理評論快報》雜志撰文稱,他們利用超級計算機,預測了一種由六個夸克組成的奇異粒子的存在,最新研究有望加深科學家們對夸克如何結合形成原子核的理解。

        克隆性造血可預防老年癡呆

        阿爾茨海默氏癥患者健康的神經元(左)被淀粉樣斑塊(中,黃色)包圍,被稱為小膠質細胞(紅色)的免疫細胞可能通過清除死亡的神經元來防止進一步損害。目前為止,醫學上還沒有明確的預防老年癡呆癥的方法。近日,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發現了該疾病一個意想不到的保護來源:克隆性造血。相關研究結果發表于12月13日 medRxiv。

        煙和增加體重的腸道菌群相關

        以色列魏茲曼科學研究學院的Eran Elinav和同事通過一項小鼠研究表明,停止暴露于煙草煙霧后腸道菌群的改變或致額外體重增加。這項近日發表于《自然》的研究有助增進理解為何戒煙后人群常發生增重,但還需進一步研究驗證這一關聯。

        科學家確認恒星爆發中超亮信號的來源

        2018年6月,天文學家捕捉到一次極明亮的藍色閃光,它比此前超新星爆發的信號快速、強烈得多。該天體活動被標記為AT2018cow,被歸類為藍色快速光學暫現源(FBOT)。近日,一項發表在《自然·天文學》的研究表明,AT2018cow很可能是恒星坍縮過程中形成的致密天體導致的。

        新方法可讓癌細胞一直休眠

        目前,腫瘤轉移和復發是大多數癌癥患者死亡的原因。早期的研究顯示,癌細胞從原發部位擴散后,會休眠數年的時間,隨后會蘇醒變成惡性腫瘤。如果能讓它們一直保持休眠狀態,或能幫助治療癌癥。近日,一項發表于《自然·癌癥》的新研究指出,癌細胞會向周身環境中分泌一種被稱為III型膠原蛋白的蛋白質來保持休眠狀態,當其周圍該類蛋白質的水平減少時,癌細胞才會惡化。

        體育鍛煉對大腦有益,與血漿中的“運動因子”有關

        體育鍛煉有益大腦,人們對這個概念或許不陌生,但學界對這背后的生化過程還不甚了解。最近,斯坦福大學的科學家,將長期鍛煉的小鼠血漿注射到久坐的小鼠體內,發現后者的腦部炎癥減少,記憶功能提升。研究團隊將成果發表在《自然》雜志。

        復旦大學領導班子成員調整

        12月13日,學校召開干部會議,宣布中央組織部、國務院和教育部黨組的有關任免決定,許征任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正局級),免去其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職務;周亞明任復旦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正局級),免去其復旦大學副校長職務;汪源源任復旦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因年齡原因,張志勇不再擔任復旦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委員職務。

        蘇州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出任哈工大(深圳)特聘校長助理

        根據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官網消息透露,蘇州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張民,已任哈工大(深圳)特聘校長助理。據官網介紹,張民長期從事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翻譯研究,在海外產業界和學術界從事科學研究16年。在研主持國家杰青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產業界項目若干項。獲得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已發表CCF A/B類會議和期刊論文100余篇,出版Springer專著2部,主編英文論著(論文集)16本。

        陳-扎克伯格行動將向生物醫學研究投資 34 億美元

        據美國媒體 報道,陳-扎克伯格行動(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 CZI)發言人當地時間 12 月 7 日表示,該組織將投資 34 億美元,以期在 10~15 年內促進人類健康發展。CZI 發言人表示,這筆 34 億美元的投資中,5 億美元將被用于在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建立一個專注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機構,6 億~ 9 億美元將被用于 CZI 的新生物醫學成像研究所,另外 10 億美元將被捐贈給 Chan Zuckerberg Biohub Network,以追求“重大科學挑戰”的新項目。

        標簽: 學術頭條 文物局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亚洲丁香色婷婷综合欲色啪|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果冻传媒| 亚洲av麻豆aⅴ无码电影| 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av片|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亚洲天堂2017无码中文|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 亚洲av最新在线网址|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六区|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 亚洲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色偷偷女男人的天堂亚洲网|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亚洲自在线播放页码|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久| 亚洲一卡2卡三卡4卡无卡下载|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二级港台二级|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五月综合网| 偷自拍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人妻av伦理|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精品在线|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亚洲精品91| 狠狠色婷婷狠狠狠亚洲综合|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麻豆|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