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  正文

        學術頭條:日本開發出抗衰老疫苗,試劑盒可在2小時內測出奧密克戎,首批月球樣品有重大發現

        評論

        南非新冠研究:與德爾塔相比,奧密克戎更“溫和”

        南非多名科學家和醫生認為,在南非流行的變異新冠病毒奧密克戎毒株所引發癥狀不如德爾塔毒株嚴重。南非國家傳染病研究所對最近幾周新增確診病例的研究發現:大約30%的新冠住院病例是重癥,不到前幾輪疫情最初幾周重癥比例的一半;新冠患者平均住院周期更短,大約2.8天,而前幾輪疫情這一數據是8天;新冠住院病例的死亡率為3%,而前幾輪疫情為大約20%。

        中國學者揭示新冠病毒感染可加速肺衰老

        近日,在線發表于《自然—細胞生物學》雜志的一項成果中,我國學者深度解析了老年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肺組織的細胞和分子病理表型組特征,進一步認識了COVID-19肺損傷的關鍵細胞和分子機制、建立了肺衰老與COVID-19損傷的科學聯系,為提高重癥和危重癥診治水平提供了科學依據。

        新型試劑盒可在2小時內測出奧密克戎變異株

        據相關報道,印度醫學研究理事會的專家設計并開發了一種基于水解探針的實時核酸測定法,用這種方法檢測奧密克戎變異株,2小時內得到檢測結果。

        科興公司已成功分離奧密克戎變異株并完成基因測序

        12 月 11 日,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表示,已于 12 月 5 日獲得新冠病毒奧密克戎(Omicron)變異株感染者鼻咽拭子標本,并與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秦川教授團隊合作開展了病毒分離和全基因測序工作,目前已成功分離出奧密克戎變異株并獲得測序結果。

        控制量子計算的新超冷微波源研發成功

        芬蘭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電路,可以在接近絕對零度的溫度下產生控制量子計算機所需的高質量微波信號。這是將控制系統移近量子處理器的關鍵一步,或大大增加處理器中的量子比特數。

        首批月球樣品有重大發現

        2020年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1731克月球樣品成功返回地面,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采樣返回。研究團隊利用高分辨率顯微CT、掃描電子顯微鏡、電子探針等對其中一個編號為CE5C0000YJYX065的樣品開展了詳細的礦物學和三維斷層成像研究。結果表明,嫦娥五號著陸區歷史上可能曾經發生過多次火山噴發活動,將有望解讀月幔源區不同物質成分、火山巖漿形成的能量來源和月球晚期火山活動的精細時空分布規律,后續深化研究工作正在進行中。

        單根光纖實現 3D 成像

        傳統的內窺鏡或子宮鏡檢查中一般使用光纖簇,一根光纖代表一個像素,使得探頭的寬度與手指相當。英國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最新技術,利用只有頭發絲粗細的光纖,即可實現具有視頻幀率的 3D 成像。該技術可應用于工業檢測和環境監測,未來或可用于醫學成像。

        美國FDA批準首款老花眼滴劑

        近日,據CBS新聞報道稱,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于10月批準了一種名為Vuity的新型眼藥水,它是針對老花眼治療的眼藥水,有望改善老花眼癥狀,可能會改變數百萬因年齡而出現老花眼的美國人生活。

        小行星撞地球時間被確定,曾導致恐龍滅絕

        幾十年來,人們已經知道災難性的小行星撞擊在6600萬年前的尤卡坦半島。這次撞擊引發了地球歷史上第三大滅絕,結束了恐龍對地球長達1.65億年的統治,并改變了地球上的進化進程。近日,一項新研究表明,希克蘇魯伯(Chicxulub)小行星在6600萬年前撞擊了地球,造成了恐龍和地球上75%的生命的滅絕。

        新型AI評分工具,可準確預測心臟病患者的死亡風險

        近日,美國的摩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研究人員表示,他們新設計的人工智能評分工具,可以更準確地預測疑似或已知冠狀動脈疾病患者在10年內死亡的可能性。研究作者Theo Pezel表示,新評分與基于臨床數據的傳統方法不同,它加入了心臟的成像信息,由壓力心血管磁共振(CMR)來測量。這是第一項表明機器學習結合臨床參數和CMR,可以非常準確地預測死亡風險的研究。

        日本開發出一種抗衰老疫苗

        日本順天堂大學日前發布公報說,研究團隊以GPNMB為抗原成分研發出抗衰老疫苗。實驗顯示,這種疫苗能成功清除小鼠體內含有GPNMB分子的衰老細胞,改善小鼠與年齡增長相關的病理性改變,還能延長早衰癥模型小鼠壽命。研究團隊認為,這一發現將來有可能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等與年齡增長相關的疾病。

        微生物穿“馬甲”,可更好治療胃腸道疾病

        喝酸奶會把益生菌喝到肚子里,有利于我們的腸胃蠕動。科學家試圖開發“活體生物療法”應對人體的某些胃腸道疾病,但由于許多益生菌對氧極為敏感,使得制造、儲存和運送它們變得很困難。據近日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為細菌覆蓋一種由金屬離子和多酚類有機化合物制成的涂層材料,能幫它們在制造過程中更好地存活下來。

        DeepMind攻克最有價值化學技術

        英國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的科學家團隊開發了一個機器學習模型,可以通過預測分子中電子的分布來顯示分子特征,該模型比現有技術更能準確地計算某些分子性質。相關研究結果發表于12月10日《科學》。

        火星水分流失與多種大氣因素有關

        數十億年前的火星表面曾擁有豐富的水分,但由于其大氣層稀薄,水分子被太陽風分解,以氫的形式向外太空流失殆盡。不過,近日一篇《科學》上的論文表示,除了上面這個公認的原因外,低空對流、沙塵暴和重力波也可能是造成火星水分流失的罪魁禍首。

        哈佛基因編輯團隊再獲突破,新方法可插入整段基因

        基因的先導編輯(prime editing)技術誕生于2019年,由美國華人科學家劉如謙的團隊開發,可在人類細胞中實現精準的基因編輯,包括短序列的替換、插入和刪除。然而,這項技術對長度超過100個堿基對的序列編輯效率很低。近日,劉如謙團隊在《自然·生物技術》上發表了先導編輯技術的新進展——雙先導編輯(twinPE),實現了基因編輯效率的突破。

        調控催化劑結構以實現高效電解水制氫

        “綠色氫氣”對于清潔燃料電池的開發,以及氨等多種化學物質的生產都非常重要。相比于傳統的甲烷-水蒸氣重整制氫,利用電催化分解水制氫是更加清潔、可持續的方式。然而,在反應過程中,催化劑的結構往往會發生變化,這會影響催化劑的反應性能。近日,在一項發表于《科學·進展》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研究了催化劑的重構對電解水制氫反應的影響,并找到了一種能顯著提高電解水制氫性能的催化劑。

        有哮喘的人,患腦癌風險較低

        10多年前,科學家首次提出,患有哮喘或濕疹等炎癥的人似乎比其他人更不易患腦癌。但是,當時的這一說法缺乏明顯的證據。近日,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終于找到了支持這一觀點的證據。他們進行的研究表明,在哮喘發生時會導致T細胞激活,然后T細胞會分泌一種能夠抑制腦腫瘤生長和發展的物質,相關論文已發表在《自然》上。

        計算神經科學家、IMAGEN之父岡特·舒曼已全職加盟復旦

        復旦大學類腦人工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官網顯示,Gunter Schumann(岡特·舒曼)現已位列復旦類腦研究院“固定科研人員-教授與研究員”名單中,為該研究院特聘教授。據悉,Gunter Schumann在成癮、強化行為以及精神疾病的神經生物學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領導了全球具有先驅意義的全維度行為、影像和遺傳歐洲合作計劃IMAGEN(歐洲遺傳影像數據庫)。

        “80后”學者泮斌峰當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

        12月7日,西北工業大學官網發布消息:日前,國際宇航科學院(IAA,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Astronautics)公布了2021年院士選舉結果,我校泮斌峰教授當選為IAA工程科學學部通訊院士。公開資料顯示,泮斌峰,1981年生,西北工業大學航天學院教授,航天學院深空探測與智能技術交叉研究中心主任,國際航天領域著名期刊Acta Astronautica及《航天動力學(英文版)》期刊編委,主要從事航天飛行動力學、計算制導控制及飛行器智能技術等研究。

        華東師范大學成立比較文學系

        12月11日,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語合中心)主辦,華東師范大學承辦的中文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暨華東師范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比較文學系成立儀式在校舉行。華東師大國際漢語文化學院比較文學系成立,是目前國內唯一招收本科生,建立比較文學本碩博一體化培養機制的比較文學系。

        南開學者獲中國密碼學會優秀青年獎

        12月4日,在2021第十四屆中國密碼學會年會上,南開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汪定教授榮獲2019-2020年度中國密碼學會優秀青年獎。 依照中國密碼學會評獎章程,優秀青年獎每兩年評選一次,每次獲獎者不超過4人。獲獎者須在密碼理論與技術研究工作中,作為主要完成人取得的成果具有較重要科學和實際應用價值,對密碼建設與發展的某些領域做出突出貢獻。

        武漢大學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獲批立項

        近日,由武漢大學牽頭申報的兩項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近地空間天氣多尺度過程和機理”和“病原體與宿主基礎科學中心”,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正式批準立項,兩個項目直接經費均為6000萬元,資助期5年。

        標簽: 學術頭條 疫苗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洲欧美成人av在线观看| 亚洲a级片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男人天堂| 亚洲福利电影一区二区?| 噜噜噜亚洲色成人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 亚洲图片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理论精品午夜电影|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社区| 2022年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 www亚洲一级视频com|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 在线免费观看亚洲|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精品韩国美女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亚洲v国产v天堂a无码久久| 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国产亚洲?V无码?V男人的天堂 |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亚洲大尺度无码专区尤物|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 亚洲乱码中文论理电影|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亚洲国产精品精华液| 亚洲成a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亚洲男人天堂2018av|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激情视频| 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无遮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