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護理和美容產品含有多種成分,通常包括各種干擾內分泌的化學物質,如鄰苯二甲酸鹽、對羥基苯甲酸酯、苯酚、對羥基苯甲酸酯和有毒金屬。這些化學物質會與激素系統相互作用,影響代謝和激素接收。
近日,一項由羅格斯大學進行的新研究表明,在懷孕期間使用某些個人護理產品可能會影響母體激素水平。
研究人員收集了1070名年齡在18至40歲之間的孕婦血液樣本,旨在研究個人護理產品的使用與孕婦中性類固醇激素水平之間的關系,包括雌激素、孕激素和甲狀腺激素。
研究人員發現,使用護發產品,特別是染發劑、漂白劑、松弛劑和摩絲,與較低水平的性類固醇激素有關,而這些激素,對維持懷孕和胎兒發育具有關鍵作用。這些激素的中斷可能會帶來不利的妊娠結局,如新生兒生長受限、出生體重偏低等。
不僅如此,使用這些個人護理產品也會對母體自身造成傷害,引發乳腺癌、子宮癌和卵巢癌等病癥。
研究人員表示,強大的美容文化影響著越來越多的女性。但是為了自身和腹中胎兒的身體健康,孕婦們可以適當減少使用個人護理產品的頻率。
該研究論文題為“Personal care products: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maternal hormones in pregnant women from Puerto Rico”,已發表在Environmental Research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13935121016777?via%3Di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