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12月3日發布,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通過福建圣澤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東北農業大學和福建圣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培育的“圣澤901”,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和廣東佛山市新廣農牧有限公司聯合培育的“廣明2號”,北京市華都峪口禽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農業大學和思瑪特(北京)食品有限公司聯合培育的“沃德188”等3個快大型白羽肉雞品種,我國肉雞市場將擁有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雞品種。
我國算是“吃雞大國”,我國一年大約有100億只雞出欄,平均一天吃2740萬只。雞肉是我國第二大肉類消費品,快餐店里的炸雞,市場上的雞肉腸,還有雞胸、雞腿、雞翅等冰鮮分割產品,都來自于一種特殊的肉雞——白羽肉雞。2020年我國雞肉產量達到1865.6萬噸,白羽雞肉占比超過一半。白羽肉雞年出欄50億只,具有飼料轉化率高、生長速度快、生產效率高等優勢。
以前人們購買的快大型白羽肉雞冰鮮產品、加工食品或快餐等,都源于進口種源,其價格受國際貿易、疫情等多方面影響,現在新冠肺炎疫情在國際上尚未得到完全控制,進口種雞也存在安全隱患。
現在,我國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雞在長速、繁殖等性能和進口品種持平,在肉質和抗病性能方面更優。國產白羽肉雞新品種培育成功,將為百姓餐桌提供更加安全、優質、充足和價格實惠的動物蛋白產品。
此外,據農業農村部介紹,這3個白羽肉雞品種生產性能的特點是體型大、生長速度快、飼料轉化率高,適合生產分割雞肉,方便制作快餐、團餐及深加工制品,這將豐富國內肉雞市場品種,更好滿足人民生活多樣化需求。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http://www.moa.gov.cn/xw/zwdt/202112/t20211203_63837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