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研究發現,瞳孔對一個人視野中物體數量的反應與對光線的反應相同。實驗顯示,瞳孔在對有大量圓點的圖像作出反應時擴張,這表明對數字的感覺是一種內在的感知機制。
每個人都熟悉自己的瞳孔大小在不同的光線條件下的變化。這是我們最基本的自動感官反應之一。雖然亮度是決定瞳孔大小的主要因素,但還有很多其他刺激可以影響瞳孔反應,比如藥物、荷爾蒙等。
當我們環顧四周時,我們會自發地感知場景的形式、大小、運動和顏色。同樣地,我們也會自發地感知我們面前的物品數量。這種能力與大多數其他動物共享,是一種進化的基本能力:它能立即顯示出重要的數量,如樹上有多少蘋果,或有多少敵人正在攻擊。
這項新研究的重點是瞳孔反應和我們似乎是硬性規定的數字感應能力之間的關系。在研究當中,參與者被動地觀察了物理亮度匹配但物理或虛幻數字不同的黑色或白色圓點的陣列。在一半的圖案中,成對的點被線連接起來,形成啞鈴狀的形狀,誘發了對感知數字的虛幻低估;在另一半圖案中,連接器被移位或移除。
結果顯示,在圖案中出現更多的單個圓點時,參與者表現出瞳孔擴張;當圖像中的單個圓點較少時,參與者的瞳孔迅速收縮。佛羅倫薩大學這項新研究的作者Elisa Castaldi說,這些發現表明初級視覺感知與數字信息的聯系是如此之深。而這一發現也可能導致實際的臨床應用,診斷數字認知方面的問題。
這項新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題為"The pupil responds spontaneously to perceived numerosity"。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