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抵達,我們迎來漫長的黑夜,也迎來與被窩的甜蜜期。
然而,最新一項研究表明,睡長覺并不會讓大腦更健康,反而可能導致認知能力下降。
華盛頓大學圣路易斯分校的研究者在多年前招募了一批志愿者,以追蹤他們阿爾茨海默病遺傳和生理指標,以及認知能力的變化。
一共有100名志愿者參與了新研究的測試,在此前平均長達4年半的監測期里,他們之中分別有11名和1名志愿者出現了極輕微和輕微的認知損傷。
測試期間,他們需要提供一定量的腦脊液樣本用于檢測阿爾茨海默病的標志性蛋白,并在腦電裝置的監測下進行睡眠。
從整體的數據來看,睡眠時間和認知衰退之間存在著一個“U”型關系:
大約是5.5-7.5個小時的睡眠對認知能力的影響相對較小,其中7-8小時認知受損風險會最低,而如果低于5.5或者高于7.5小時的睡眠都與認知測試分數下降成正比。
在研究者調整了其他可能的干擾因素,比如年齡、性別以及阿爾茨海默病相關蛋白水平后,這一U型關系仍然是成立的。
這意味著睡眠時間單獨就足以影響大腦認知能力的變化——睡太少不行,睡得多也會有同樣的危害。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學術期刊《大腦》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