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在人類制造的技術垃圾中,有達到數百萬噸的金屬、聚合物和寶貴的礦產資源。然而,電子垃圾很少被回收,這些東西大多被焚燒或在垃圾填埋場處理。今年全球電子垃圾和電氣設備廢物可能達到5740萬噸,比地球上最重的人造物——中國長城還重。
研究專家敦促家庭、企業和政府幫助維修、回收和重復利用廢舊電子產品。大量的電子垃圾本身應被視為一種資源,因為從中有可能回收珍貴的材料,同時減少對新資源的需求。專家表示,每1噸未被回收的電子垃圾都會產生2噸的碳影響。
研究人員稱電子垃圾增加了21%
廢棄電子和電氣設備(WEEE)論壇團隊聲稱,2014年至2019年期間,電子垃圾的數量增加21%。到2030年,世界將出現每年7400萬噸的電子廢物。
團隊將這一問題歸咎于電子產品消費的增長——每年增長3%,以及產品生命周期的縮短和維修替代品的減少。
17.4%的電子產品剛剛被回收
據美國廣播公司報道,盡管如今的電子垃圾里包含黃金和白銀、珍貴的玻璃和其他稀土元素等,但也只有大約17.4%的電子垃圾會被適當地回收,這是以2019年數據為基礎的。這與人們普遍認為的40%至50%的垃圾被回收利用形成鮮明對比。
讓普通民眾能夠獲得回收替代品,可能是提高電子垃圾回收量的一個關鍵。今年,WEEE論壇的重點是回收,這是將垃圾從垃圾填埋場轉移出來的一個重要因素。專家們強調,應該采取具體的系統性補救措施,來應對這個問題。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
https://www.sciencetimes.com/articles/33951/20211014/e-waste-now-at-whopping-57-4-million-tons-this-year-can-you-guess-how-many-gadgets-were-recycled.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