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馬最初是在哪里馴養的?他們什么時候征服了世界的其他地方?它們又是如何取代當時其他類型的馬的?這些疑問,一直是考古界由來已久的謎團。
近日,在162名考古學、古遺傳學和語言學科學家的共同努力下,這個謎團終于被解開了。現代馬大約于公元前2200年在北高加索地區被馴化,在隨后的幾個世紀里,它擴散到亞洲和歐洲。
幾年前,盧多維克·奧蘭多(Ludovic Orlando)的團隊考察了中亞的博泰(Botai)遺址,那里有著最古老的馴馬考古證據。然而,DNA結果卻與之不符:這些5500歲的馬并不是現代家養馬的祖先。除了中亞的大草原,所有其他的馴化集中地,如安納托利亞、西伯利亞和伊比利亞半島,都被證明是錯誤的。
于是,科學考古隊決定將研究范圍擴大到整個歐亞大陸,他們分析了273匹馬的基因組,這些馬生活在公元前5萬年到200年之間。然后,他們將基因測序結果與現代家馬的基因組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公元前2200年,馬從龐蒂克大草原(北高加索)擴散到世界其他地區。基因數據還表明,當時的馬的數量呈爆炸性增長,而在過去10萬年中沒有類似的情況。
這項研究還表明,馬在亞洲的傳播與輪輻戰車和印伊語言是在同一時間內。然而,公元前3000年,印歐人從大草原到歐洲,是不可能是以馬為交通工具的,因為馬的馴化和傳播是在更晚的時候進行的。這表明,在研究人類遷徙和不同文化之間的關系時,將動物歷史納入研究非常重要。
該研究論文題為“The origins and spread of domestic horses from the Western Eurasian steppes”,已發表在Nature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1/10/2110201359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