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世紀以來,多發性硬化癥(multiple sclerosis,簡稱MS)的確診病例就在不斷增加。這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往往發展緩慢,侵蝕患者神經周圍的保護層—髓鞘。它會導致人體出現許多癥狀,包括疼痛、疲勞和運動功能下降等。
近日,瑞典的一個研究團隊發現,單核細胞增多癥(或接吻病)是很多人在后期患上多發性硬化癥的原因。接吻病并不只通過接吻傳播,飛沫、輸血等方式也可傳播,傳播方式與病毒性感冒相近。這種疾病,在青少年中最為常見。癥狀通常包括嚴重疲勞、發燒、皮疹或腺體腫脹,嚴重者可能會出現腦膜炎、腦炎等。
在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調查了接吻病對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造成的影響。調查的人數為250萬人,大約有6000名患者在20歲以后患有MS。
結果表明,在11到19歲之間感染單聲道的兒童成年后患MS的風險更高,11歲之前就患有接吻病的兒童最終患MS的風險較低。研究人員還發現,患有接吻病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患多發性硬化癥的風險持續下降—這種風險在25歲時幾乎消失。
研究作者Montgomery說:“這項研究提供了更有力的證據,表明在青少年時期患接吻病的人更容易患多發性硬化癥。因此,從源頭上避免此類疾病的發生非常重要。”
該研究論文題為“Association of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With Risk for a Subsequent Multiple Sclerosis Diagnosis Among Siblings”,已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784780?resultClic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