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5G網絡創新研討會(2021)在北京拉開帷幕。研討會以“推動網絡演進,促進應用創新”為主題,邀請了來自政府、運營商、主流設備制造商等全產業鏈的多位嘉賓分享關于5G網絡技術創新、數字化轉型等話題進行觀點交流。在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張平應邀作了題為《從物聯到智聯--未來物聯網發展趨勢研究》的主題報告。
在談到6G時,張平指出,需要關注6G中的量子信息技術。張平認為,6G網絡具備很強的認知能力、內生能力和決策能力,6G網絡構成需要天量的高精數據力和超強的算力以及超高的安全性,而諸如量子精密測量、量子計算等量子技術恰好能為6G提供這些能力。
比如在量子輔助無線接入網方面,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可以分別提升無線接入網的效率和安全性,實現最優的無線資源分配和小區規劃,提高能效和頻譜效率,避免同時由于量子通信或安全密鑰的分發加入,避免使用戶流量遭受網絡攻擊。
在量子輔助邊緣網絡和數據中心方面,由于量子通信保障邊緣節點和數據中心間的安全通信,使得量子計算輔助了邊緣的資源分配,量子通信可以基于量子密鑰、分發保障邊緣結點中的安全通信,利用QKD還有后量子技術提供數據中心間混合多層級的量子安全。
盡管6G已經在研發中,但當下仍是5G部署的關鍵時期,5G已在礦山、工廠、醫療、教育、交通等領域得到初步應用落地,但5G在人類社會的滲透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在今年9月的采訪中,張平院士認為“要實現6G愿景,至少要到2030年以后,需要十幾年的時間。”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