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并不僅僅來自汽車尾氣和化石燃料發電站,城市大氣中幾乎所有的脂肪酸都是通過人類活動存在的。例如,從烹飪過程中的油和脂肪中被釋放出來。近日,一項通過聲波懸浮油滴的研究表明,來自微小液滴的空氣污染可能會影響更大的環境區域。通過了解它們在大氣中持續的時間,以及它們傳播到不同地方的距離,可以研究控制其影響的方法。
研究小組將一臺基于激光的拉曼顯微鏡與聲學懸浮技術相結合,用于鉆石光源的I22光束線。在鉆石光源的光束線上安裝該系統后,拉曼技術可以與小角度和廣角X射線散射同時使用。
激光加X射線雙重技術
這種雙重技術使研究人員能夠了解氣溶膠液滴在不斷變化的濕度以及不斷變化的臭氧濃度下發生的物理和化學變化。
這項研究發現在液滴周圍形成的外殼可以保護脂肪酸氣溶膠顆粒不被氧化,并使它們在大氣中生存更長時間。
空氣污染走得更遠
它們生存的時間越長,液滴就能在氣流中走得越遠。這種外殼還可以保護這些液滴中的其他有害化學物質不被氧化分解,因此它們存在于空氣的時間更長,也可以走得更遠。
這是一個重要的結果,因為它表明空氣污染可以從其產生的地方傳播到很遠的地方。這可能會影響到更多大氣和更大的環境區域。
題為An organic crystalline state in ageing atmospheric aerosol proxies: spatially resolved structural changes in levitated fatty acid particles的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大氣化學與物理學》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
https://acp.copernicus.org/articles/21/1500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