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足是指人體沒有達到正常的睡覺時間。睡眠不足會帶來許多身心的傷害:思考能力下降、警覺力與判斷力削弱、免疫功能失調、失去平衡等等。此前也有一些研究表明,不睡覺會影響人們的心情。
近日,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雖然24小時不睡覺會影響研究參與者的情緒,但并沒有影響他們評估情緒信息的能力。
研究的主要作者Anthony Stenson博士說:“人們確實會因睡眠不足而變得不那么開心,但這并不會影響他們在特定環(huán)境中處理情緒刺激的方式。”
在這項研究中,大約有60名成年參與者連續(xù)四天在華盛頓州立大學醫(yī)學院的睡眠研究中心度過。所有的參與者在第一晚都擁有正常的睡眠時間,然后進行一組基線測試,以判斷他們的情緒以及情緒調節(jié)和處理能力。然后,研究人員將參與者分為兩組:一組40人在第二天晚上保持清醒,而另一組20人則允許正常睡眠,然后在不同的時間間隔重新進行測試。
情緒調節(jié)和情緒處理測試都要求參與者觀看一系列具有積極和消極情緒內涵的圖像。在情緒調節(jié)測試中,研究者提前給予提示,要求參與者調節(jié)好自己的情緒再來觀看接下來的負面圖像,結果表明睡眠不足的小組更難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情緒處理測試中,參與者被要求對帶有情感內容的文字和圖像做出反應,例如對微笑的家庭、咆哮的狗或哭泣的孩子所傳達的情感進行評分。結果表明,所有參與者在這項測試中的表現(xiàn)都相似,與睡眠不足沒有關聯(lián)。
心理學教授Paul Whitney說:“因此,睡眠不足的人,其情感從本質上來說并沒有麻木。處理周圍世界的情緒內容和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反應,這之間的區(qū)別很重要,尤其是對某些職業(yè)而言。”
該研究論文題為“Total sleep deprivation reduces top-down regulation of emotion without altering bottom-up affective processing”,已發(fā)表在PLOS ONE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論文原文: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256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