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市場風格極致演繹,行業輪動加快,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行業主題基金投資風格漂移再度被熱議。
Wind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高達1362只基金重倉持有國內鋰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寧德時代也一躍成為偏股基金第二重倉的個股,僅次于貴州茅臺。“茅”指數光環漸退之際,以“寧”指數為代表的個別板塊受到公募基金競相追逐,如某基金名為“文體健康混合”,重倉股卻多為新能源和半導體熱門股,還有某些教育主題基金,也開始買起了新能源汽車等。
究其根本,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是迫于短期規模、業績壓力,無奈選擇妥協;另一方面可能是原擬投資方向受政策影響,不得不通過調倉換股來避免損失。對此,部分投資者表示理解,“基金經理跟隨熱點,及時調倉,能賺到錢就是好基金”;但也有投資者認為,“基金經理風格在短時間內極端切換,與最初的主題基金投資策略背道而馳,某種程度上違背了契約精神。”
主題基金扎堆“跑題”
主題基金集中投資于某一主題行業或企業。這類基金往往根據經濟體未來發展趨勢將某一或某些主題作為投資標的,例如 “醫藥主題基金”“新能源基金”等,這些基金的名稱中往往就帶有顯著的投資范圍,也有些是在基金合同中明確提出了具體的投資方向。
《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市場風格快速切換讓更多主題基金應運而生,尤其是當前熱度如日中天的新能源,正在發行或待發的新能源相關主題基金多達15只。
除了新能源主題基金火熱發行外,還有部分主題基金的投資方向也向新能源發生大幅偏離,以“寧”指數為代表的個別板塊受到公募基金競相追逐,寧德時代、隆基股份、韋爾股份等新能源、芯片行業熱門股受到青睞,不少其他主題基金如“文體產業”“互聯網+”“現代教育”“物流產業”等也紛紛重倉買入。
Wind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高達1362只基金重倉持有國內鋰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寧德時代也一躍成為偏股基金第二重倉的個股,僅次于貴州茅臺。而在重倉寧德時代的基金中,出現了很多與新能源毫無關聯的主題基金,如人工智能基金、互聯網主題基金、文體娛樂基金等。
有人歡喜有人愁
近期,教育股遭受“雙減”政策的落地重挫,不少教育主題基金也受此牽連,剛成立不久的博時中證全球中國教育ETF已經較成立以來跌超45%。不過記者注意到,同樣是教育主題基金,南方現代教育股票基金則逃過一劫,不僅沒跌,還實現了不錯的收益。
記者查閱其二季報發現,南方現代教育股票基金的前十大重倉中,除了中公教育外,主要重倉了了寧德時代、億緯鋰能、隆基股份等新能源股,從而規避了教育股大跌的風險。該基金的基金經理蕭嘉倩在二季報中表示,出于對投資者利益優先,二季度基金適當減倉了受政策打壓的教育股,加倉了醫美、新能源汽車、光伏、半導體、VR。
南方現代教育股票基金前十大股票,來源:基金二季報
同樣是“風格漂移”,永贏高端制造A則沒有這么幸運。在二季報中,該基金表示重點關注國家高端制造業發展過程中帶來的投資機會,精選高端制造業的優質企業進行投資,以穩健收益為目標,追求長期的資產增值。
但從持倉情況來看,該基金二季度將大部分股票倉位投資于了金融行業,前十大重倉股中,包括了招商銀行、平安銀行、興業銀行、中國太保和中國平安在內的金融股就有5只,而整個金融業持股占比高達52.21%,遠高于制造業的31.31%。
永贏高端制造A各行業持股占比情況,來源:基金二季報
從業績表現來看,由于金融板塊整體下挫,重倉金融業則造成了該基金二季度份額凈值增長率為-3.66%,而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10.66%。對于業績欠佳的原因,基金經理李永興也在二季報中也表示:“本基金二季度股票倉位較高,但是持倉的金融行業受損于利率下行,因此二季度基金凈值表現低于業績比較基準。”
很顯然,行業主題基金投資風格漂移是一把雙刃劍,選對賽道,皆大歡喜;選錯賽道,則有點費力不討好。
有違“契約精神“?
在南方現代教育股票基金的基金合同中,《華夏時報》記者發現,按照合同約定,該基金股票投資占基金資產的比例范圍為 80%-95%,投資于現代教育主題的股票占非現金基金資產的比例不低于 80%。
該基金還對“現代教育”進行了明確的界定,結合差異化教育的興起和教育資產證券化的背景,政策紅利、上市破冰、資本助力、全面二胎有望助力教育產業穩健增長。該基金重點投資領域包括且不限于K12 教育、職業教育培訓、在線教育等。這么看,新能源似乎無法和“現代教育”掛鉤。
永贏高端制造A也在基金合同中表示,規定本基金非現金資產中不低于 80%的資產將投資于高端制造相關上市公司,同樣也對高端制造業行業進行了相關界定。
“主題基金‘跑題’投資,某種程度確實違背了契約精神,重視所謂的‘行業輪動’和‘市場情緒’,忽視中長期投資邏輯的穩定性和一致性,就會導致一些教育、醫藥主題基金莫名其妙配置了新能源,互聯網主題基金基金配置了白酒,中小盤基金配置了大盤股等等。”對此,簡基金資深研究員張竹然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張竹然認為,這一切主要還是基金公司的業績評價體系和短期行為導致的。由于市場風格的切換以及投資者心態的急躁,A股投資人很難做“時間的朋友”,更愿意做“資金的朋友”和“政策的朋友”,基金持有期短,注重擇時,投資心態較差等。
對于上述現象,張竹然認為其既有進步性,又有其不成熟性。“進步在于,現在的投資者更加傾向于基金投資,如果是過去的投資風格,這批投資者不會選擇基金,而是直接選擇入市參與股票的板塊輪動,現在參與基金投資,其波動率相比較而言已經低了很多;不成熟性在于,投資人的情緒直接影響到了基金管理人的投資風格,形成了很大的噪聲:本該由專業人士操盤的基金管理變成了公眾輿論綁架的目標。”張竹然向記者表示。
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胡泊也認為,對于上述現象,應當從兩方面來看待:一方面,基金投資范圍要以基金合同的約束為準,很多帶有主題字眼的基金,可能其投資范圍會更廣,并不會局限于基金名稱的限制,所以投資者并不能完全憑借基金的名稱來做投資決策判斷;另一方面,不按照基金名稱來進行投資會給人一種“掛羊頭賣狗肉”的體驗,無論是投資者不理性還是基金為了獲得更好的業績表現,均不利于基金行業的健康發展。
也有專業人士建議,這類基金應該與時俱進,及時修改契約中的投資范圍和投資目標,從而避免被人詬病。對此,南方現代教育股票基金基金經理蕭嘉倩在二季報中表示:“為了保持本基金投資繼續圍繞教育相關產業,我們正努力對基金合同進行修改,以拓寬投資范圍至政府鼓勵的港股高教類資產。”記者 喻莎 胡金華 上海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