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的券商股沒有迎來期待已久的表現,市場的震蕩與低迷,為急先鋒的券商股的表現增添了一絲涼意。
《華夏時報》記者通過同花順iFinD統計發現,一周以來券商股股價全線下跌,財達證券下跌19.3%,位居跌幅榜第一;中金公司下跌13.7%,位居第二;中銀證券下跌13.4%;興業證券、南京證券、光大證券、國聯證券跌幅超過10%。國信證券下跌0.93%,跌幅最小。
值得注意的是,7月初下跌最激烈的為上半年漲幅最大的,5月份新上市的財達證券主力資金正在撤離,同花順iFinD統計,連續20日有19.08億主力資金流出,5日流出15.71億元。
更為奇怪的是,面對以中信證券、中金公司、西南證券等半年報預披露的高增長,券商股的表現近乎麻木。近日,有15家第二批券商開展基金投顧試點資格的消息陸續公布,券商股能否力挽狂瀾?
兩大利好落地
6月30日,上交所與深交所發布基金交易經手費下調公告,中金所發布公告稱將轉融資由原固定期限、固定費率改為實行市場化的競價交易機制,政策利好密集落地。
華泰證券分析師沈娟指出,基金經手費的下調將激活市場流動性,促進場內基金交易活躍度提升;同時引導居民資產進行基金配置,利于券商財富管理轉型。轉融資市場化機制,將有利于推動證券公司融資成本的優化,以進一步穩健擴展兩融業務。當前全市場成交量維持高位,兩融規模持續攀升,可把握市場景氣度提升下的券商板塊交易機會。
然而,券商股的表現卻令人大失所望。7月的前兩個交易日出現震蕩調整,兩日證券板塊指數跌幅超過2.93%。
國信證券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從引發市場大跌的因素看,7月2日并無明顯的利空消息出現,前一晚海外市場也沒有出現大幅波動。潛在的原因可能一是市場擔心政策會收緊,二是部分品種在最近幾個月的反彈中漲幅巨大,估值又回到了高位,部分熱門板塊如航運、半導體、醫療服務、新能源車等3月底至今漲幅均超過了50%。
從成交量來看,7月2日,兩市成交額再度突破萬億,北向資金全天單邊凈賣出86.02億元,單日凈賣出額創年內新高。本周北向資金累計凈賣出158億元。
不過,展望未來,國信證券認為,市場并未出現牛熊轉換,仍依然積極看好市場后續的投資機會。
事實上,6月以來,各大券商的非銀金融研究團隊無論是從估值還有上半年的業績預期方面,對于券商股的下半年表現予以了樂觀估計。
在華創證券分析師徐康看來,2021上半年各業務預計均有較大幅度增長。上市券商總收入預計增長19.3%至2784億元。業務收入占比更趨多元,資管業務收入占比有望提升0.8個百分點至20.5%。投行業務、重資本業務收入占比基本穩定,經紀業務收入占比預計將有所下行。上市券商凈利潤合計預期同比增長18.1%至899億元。
徐康指出,在資本市場深改下,具備核心競爭力的頭部券商有望收獲超額業績紅利,業績增速預計將高于行業平均。
目前,截至7月4日,已有包括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信證券、西南證券、招商證券、中金公司、東吳證券、興業證券、中國銀河、東方證券、浙商證券等10多家券商發布2021年半年度業績預增公告。
其中,中金公司、招商證券凈利潤增長明顯。中金公司預計2021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4.25億元-50.35億元,將增加13.73億元-19.84億元,同比增長45%到65%;招商證券預計2021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增加11.7億元到16.0億元,同比增加27%到37%。
此外,東方證券2021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4.42億元到27.47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9.16億元到12.21億元,同比增長60%到80%,十分惹眼。
基金投顧隊伍擴大
近日,市場期待已久的第二批獲得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資格的券商名單陸續出爐。
截至7月2日,第二批取得試點資格的券商已達15家,分別是中信證券、招商證券、國信證券、東方證券、興業證券、安信證券、浙商證券、平安證券、光大證券、中泰證券、國金證券、中銀證券、山西證券、東興證券、南京證券。
相比起第一批國泰君安、銀河證券、中信建投、申萬宏源、華泰證券、中金公司、國聯證券等大型券商居多的局面,第二批的試點券商里的中小券商的席位著實不少。
有專業人士分析指出,在基金經手費下調的背景下,券商投顧試點規模的擴大,可謂對券商進軍公募行業并在大資管領域大顯身手助其一臂之力。
在渤海證券分析師王磊看來,券商財富管理業務大有可為。從需求端看,近幾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居民財富得到快速積累,同時在“房住不炒”及資管新規打破剛兌等政策影響下,居民配置權益資產的意識及對專業投資顧問服務的需求在快速提升,有助于券商財富管理業務的開展。
從供給端看,面對經紀業務凈傭金率持續下滑,業績貢獻度不斷下降的現狀,券商有動力積極謀求轉型,財富管理轉型升級是實現券商與客戶利益綁定,轉變傳統經紀業務收費模式,通過增值服務創造更多盈利空間的重要途徑,有助于推動ROE提升。
王磊指出,可積極關注在財富管理競爭格局中占據優勢的大型頭部券商和特色券商。
東莞證券分析師許建鋒認為,交易所發布的《關于下調基金交易經手費和交易單元使用費收費標準的通知》將進一步推動市場機構化。預計短期內將有大量資金流入基金市場,借道基金流入證券市場。與個人投資者相比,投研能力專業、分析能力突出的機構投資者將有效引導資金流向優質或發展前景被低估的企業,有效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進度,同時大大減少了個人投資者不理性投資行為的發生,進一步促進了市場機構化。預計未來,機構投資者將成為市場的主導,市場價值發現功能得到提升,符合監管層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戰略目標。
此外,券商財富管理轉型將加速。當前行業整體財富管理規模占比不高,通道業務仍然是資管業務的主要收入來源。此次下調基金收費標準后,各家券商為了爭奪市場份額將會進一步提升自身財富管理能力,預計未來主動管理規模將會大幅提升,收益率爭奪戰將會促進各家券商投研能力與服務質量的提升,符合監管層推動行業向高質量發展的整體目標。記者 王兆寰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