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9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0.9%,同比下降3.1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8個百分點,位于不景氣區間。雖然庫存預警指數依然處于“高燒”狀態,但逼近榮枯線的表現讓人對其回歸正常充滿期待。
資料圖片。
近年來,國內新車市場告別高速增長態勢。伴隨車市發展風格的切換,汽車經銷商庫存高企成為一種新常態。即便業內提前預感到汽車經銷商庫存指數將出現異常波動,但連續近四年的不景氣結果仍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
作為衡量國內新車銷售健康程度的“晴雨表”,汽車經銷商庫存指數高低客觀反映出車市發展真實狀態。按照往常規律推算,9月,國內車市進入銷售旺季,市場需求增加。但芯片短缺、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影響仍在延續,減產壓力繼續加大,新車供應不足。調查顯示,9月市場需求和經營狀況兩個指數回升,表明市場需求較為旺盛。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經銷商平均日銷量卻呈現下降走勢。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產業協調部主任邱凱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受汽車芯片短缺影響,今年國內新車市場提前進入了銷售淡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亂了汽車經銷商回歸正常的節奏。如果沒有市場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按照常理車市可以借助“金九”的新車銷售高峰期實現回暖,而目前只能繼續等待著市場的回暖。
經銷商面臨庫存緊缺、資金周轉困難等問題,銷售規模開始縮減,再加上旺季也沒有推出大規模的營銷活動,導致客流量不足。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目前國內新車交付周期在1-3個月之間,過長的交付周期導致部分訂單流失,經銷商主要采取保價措施,穩定銷量及盈利。
從分品牌類型情況看,9月進口和豪華品牌指數微漲,主流合資品牌指數、自主品牌指數環比小幅下降。事實上,這也是各系品牌市場表現的縮影。
除了關注汽車庫存指數是否回歸正常,邱凱認為,汽車經銷商庫存和消費市場需求不匹配的現象值得關注。對于很多汽車經銷商而言,目前庫存車輛通常是滯銷車型,而熱銷車型卻是零庫存的缺貨狀態,這表明汽車經銷商庫存結構并不合理。
經過成色不足的“金九”后,同樣是新車銷售旺季的“銀十”能否有所好轉?邱凱認為,缺芯問題尚未緩解,加上汽車市場環境的影響均會對市場造成沖擊,多重原因導致今年銷售旺季不如往年火爆。“未來汽車芯片供應將會緩慢提升,但傳導至汽車終端銷售還需要3-5個月。這就意味著,今年四季度國內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都不會有特別好的表現。”他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