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記者在平頂山市開源路中段茶百道飲品店內看到,不僅飲品外包裝均貼上了“禁浪費、拒野味”的“食安封簽”,前來取餐的外賣員更是戴上了“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證”。
“食安封簽”的使用,有助于在食品出現問題時較快明確責任,而對顧客來說,完好無損的封簽讓人對食品更放心。“我們非常歡迎外賣小哥的監督,力爭為顧客提供更透明的制作環境。”該店負責人說。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網絡訂餐越來越受到大眾特別是年輕人的歡迎。但是,在網絡訂餐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一些食品安全問題也備受大家關注,比如加工環境衛生不衛生、配送過程會不會受到污染等。
那么,誰是比較了解外賣商家實際情況的人?答案是外賣小哥。他們每天奔波于各個外賣店,能在第一時間、第一現場看到商家出餐情況。城市食品安全共治共享,少不了他們的參與。
對此,繼在全省率先推行“封簽送達”制度之后,平頂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聘請了首批30名外賣騎手作為“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憑借“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證”,他們可進入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后廚查看加工制作、清洗消毒及人員、衛生管理等情況,現場糾正不符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的違規行為,發現嚴重違法行為可向市場監管部門進行舉報。
對于自己的新身份,外賣騎手、監督員小李表示,以前取餐等待時可能會看手機、聊天,現在則會更多關注店內環境衛生和食品制作過程,“守護舌尖安全,我們要做好‘最后一公里’的守護者和監督者。”
“我們積極嘗試調動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食品安全治理監管工作,希望大家都能參與進來,共同當好文明城市創建的宣傳者、監督者。”平頂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張建新 王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