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家很多人對于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不太了解的,也都知道因為我們過度的利用,所以地球的資源也在慢慢枯竭,那么院士稱地球還能活45億年?地球上最深的地方是?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汪集旸表示 ,地球的壽命還有45億年,不用擔心開發(fā)會讓其很快枯竭。不僅如此,地球還像個充電寶,既能作“電源”對外 輸出地熱能源,也能像“電池”儲能以備后用。地熱可以用于農(nóng)業(yè)、發(fā)電、給南方供暖。汪集湯秒回了地熱能開發(fā)的樣式,就是大力發(fā)展“地熱+”,溫泉、養(yǎng)魚、發(fā)電、供暖制冷等多場景都能應(yīng)用。但不論如何,大家還是要要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地球上最深的地方是馬里亞納海溝。馬里亞納海溝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大水深在斐查茲海淵,為11,034米(另一種說法為11,033米),是地球的最深點。地球上最深的地方是馬里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它是世界最深的海溝,位于菲律賓東北、馬里亞納群島附近的太平洋底, 這條海溝的形成據(jù)估計已有6000萬年,是太平洋西部洋底一系列海溝的一部分。它位于北緯11 °20,東經(jīng)142°11.5;,亞洲大陸和澳大利亞之間,北起硫黃列島、西南至雅浦島附近。其北有阿留申、千島、日本、小笠原等海溝,南有新不列顛和新赫布里底等海溝。全長2550千米,為弧形,平均寬70千米,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大水深在斐查茲海淵,為11,034米(另一種說法為11,033米),是地球的最深點。
扁球的形狀。地球是一個不規(guī)則的形狀,它略帶一些扁,起初有的人認為它是圓形,橢圓形,各種各樣的猜測都有,但是經(jīng)過一些測量的數(shù)據(jù),以地球的中點為中心,所測量出來的半徑值大概就有4萬左右千米,它的表面面積下來基本上就到了5億左右的平方千米了。當初牛頓提出的理論和定律也遭到了其他科學家的反對,由的科學家就堅信的認為地球就像是一個橢圓形的雞蛋,西瓜。于是就有以為法國的科學家派出來了兩個隊伍,專門去實際測量地球的弧度,通過實際的測量,證實了牛頓先生說地球是一個不規(guī)則的扁球的理論。從而得到了認可。
地球是在距今約46億年前誕生的。那時,在太陽周圍,有許多直徑10千米的小行星,它們圍繞太陽旋轉(zhuǎn)。地球就是在這些小行星間反復(fù)高速猛烈碰撞的過程中產(chǎn)生,并漸漸增大體積的。隨著行星撞擊次數(shù)的減少,地球表面開始冷卻,云層下沉,幾個世紀不間斷的持續(xù)降雨,其結(jié)果是海洋漫漫形成了。于是,最初的生命誕生了。在經(jīng)歷了多種多樣生物的興衰更替之后,出現(xiàn)了人類。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