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家對于癌癥都是很熟悉的,很多人都聽說過,并且也都知道癌癥是很難治療的一種疾病,那么我們在這里便要了解一下男子體檢發現貧血卻查出腸癌?癌癥是腫瘤么?
4月15-21日是第28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國家癌癥中心專家在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進行科普。近日北京一中年男子入職體檢,卻被醫生朋友集體建議做腸鏡,最終確診為腸癌。專家提醒,成年男性出現了不明原因無癥狀貧血,大概率不是血液病或營養缺乏,很可能是出現了胃腸道腫瘤。專家分析,體檢手段、檢查間隔期和醫生的經驗是可能的原因。防癌體檢就是在無癥狀健康高危人群中早期發現癌前病變和癌癥并進行管理,大家不能等有病不舒服了才去看病。
癌癥是腫瘤,癌癥是所有惡性腫瘤的統稱。一般來說腫瘤從病理學的角度可以區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兩大類,而其中的惡性腫瘤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癌癥。惡性腫瘤或者癌癥可以按照細胞來源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亞分類,比如來源于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可以稱為癌,來源于間葉組織的惡性腫瘤可以稱為肉瘤,來源于神經組織的惡性腫瘤主要指的是神經母細胞瘤。此外還有來源于血液系統的惡性腫瘤,比如臨床常見的急性或者慢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等,都屬于惡性腫瘤,也就是癌癥的范疇。
癌癥的診斷金標準為病理學診斷,一般癌癥的檢查從簡單到復雜。實體瘤可以通過影像學(CT/MRI)初步判斷腫物的大小、部位。拿肺癌為例,可以行胸部ct,發現腫物位置,然后根據腫物的位置選擇肺活檢術明確病理從而確診為肺癌,同時采取查腫瘤標記物,然后行全身的檢查,明確是否有其他部位遠處的轉移。非實體瘤如血液系統腫瘤,確診一般查骨髓象做骨穿,明確病理分型。想要及早發現癌癥,首先需要了解一下自己的家族史,很多癌癥具有家族性和遺傳性;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定期做體檢;多注意觀察癌癥的一些早期信號等。原因分析癌癥是一個比較廣泛的詞,癌癥的種類分為很多種,不同的癌癥誘發原因也不同。
癌癥的死亡率確實很高。男性肺癌發病率最高,胃癌、肝癌、食管癌、結直腸癌等緊隨其后;女性乳腺癌發病率最高,肺癌、結直腸癌、胃癌、甲狀腺癌等緊隨其后。從死亡率來說,肺癌排名首位,胃癌第二,接下來依次為食管癌、肝癌、結直腸癌。專家介紹,近幾年我國癌癥譜發生變化,肺癌逐漸代替胃癌,成為發病第一的癌癥,并且死亡率高。但是其實癌癥也是有幸運的癌種的,像前列腺癌、甲狀腺癌、乳腺癌等治愈率都是很高的,五年存活率超過了90%。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