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人勤春來早,棉田農事忙。連日來,博湖縣各鄉鎮搶抓氣溫回升、土壤墑情好的有利時機,適時開展棉花播種,各級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從整地、選種、播種等程序進行跟蹤指導,為今年棉花豐產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4月10日,在博湖縣博斯騰湖鄉庫代力克村棉田里,棉陳玉考和他的種植戶正駕駛帶有衛星導航系統大型農機進行棉花播種。據陳玉考介紹,他家今年種植了2000多畝棉花,全部采用干播濕出和北斗導航技術,很大程度上節約了成本、提高了單產。
博湖縣棉農陳玉考介紹說:“今年我們采用了干播濕出,可以節約成本和節約水方,大概一畝地能節約100方左右,我們采用的是北斗導航播種,屬于精量播種,好處就是可以節約成本和人工。今年大概種了2000多畝地,十天左右應該能播種結束。”
今年40多歲的陳玉考從2001年就開始種植棉花,一開始播種、拉滴灌帶、鋪膜、灑農藥、棉花收割都是人工操作。隨著農業技術的發達和國家的補貼政策推廣,這幾年,他主動學習機械化管理模式,引進了農業機械,使用北斗導航播種技術,在北斗導航系統引導下農機按照設定路線,實現自動駕駛,一次性完成鋪膜、鋪滴灌帶、播種、覆土等作業,而且播行端直、耕作精準,作業率高,棉花產量也在逐年攀升,同時棉花成熟后,還方便機械化采收。
博斯騰湖鄉是博湖縣棉花主產區,夏季炎熱,干燥氣候,光熱資源充足,日照時間長,尤其適合棉花種植,所產原棉色澤好,纖維長,品質高。目前,博湖縣博斯騰湖鄉棉花種植工作全面鋪開。針對當前棉花播種,博湖縣農機推廣站工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服務指導,宣傳“智慧農業”帶來的便利,轉變農民傳統耕作觀念和習慣,讓農民搭上高科技“快車道”。
據了解,利用北斗導航系統,可以24小時全天候作業,提高機車的作業面積,和作業的精準度,在1000米之內它的誤差僅在2.5厘米以內,提高土地的使用率。目前,從犁地、播種、鋤草、施肥等全部采用機械化。隨著機械化的普及,讓農民真正地實現增產增收。
近年來,博湖縣積極引導棉花種植戶走科學化種植道路,科學種植科學管理,將棉花北斗導航播種技術、化學打頂技術、機械化采收技術集成運用到棉花生產當中,實現機械化作業率達80 %以上。預計全縣棉花種植將在4月底全部結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