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桑是寧南的金字招牌,今年四川省寧南縣提出以蠶桑產業為主導,集中優勢,做大做強,全力以赴建設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積極打造優質繭絲綢之都。
【資料圖】
寧南縣擁有發展蠶桑得天獨厚自然條件,全縣現有2.5萬戶,10.2萬人從事蠶桑生產,桑園面積26.5萬畝。在松新鎮碧窩村蠶?,F代農業園區,連片的桑園在暖陽的照耀下又迎來新一年的希望,1萬多畝的高標準桑樹長勢喜人。
寧南融媒記者楊燕:蠶桑是寧南的第一大產業,來到碧窩村,這幾天,10萬畝有機桑樹正在發芽期,成片的桑樹將田野山川變成了一片綠色的海洋。在這萬物復蘇之際,桑葉基地也是一派繁忙景象,桑農們正在抓緊進行噴灌和施肥,為第一季養蠶做足充分準備。
王作海是碧窩村遠近聞名的養蠶大戶,這幾天,他又鉚足干勁開始忙碌起來,正在給300多畝的桑樹施肥、灌溉,給蠶房全面消毒,今年他夢想再有好收成。
寧南縣碧窩村養蠶大戶王作海:去年養蠶是370多張,總收入是90多萬元,除了請民工開支40多萬元,還剩下一半。預計今年養蠶400至500張左右,準備是突破100萬元(收入),我今年春蠶養蠶是60張,桑樹的灌溉肥料也施了,下一步的重點就是消毒,管好每個環節。
2014年,中國絲綢協會授予寧南“中國蠶桑之鄉”稱號。2022年寧南蠶農養蠶32.5萬張,產繭29.7萬擔,農戶養蠶收入7.41億元,戶均收入達到2.96萬元。
寧南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徐應品:(今年)我們將以建設國家級蠶桑產業園為契機,強化行政領導、加大督導考核,全力推進產業政策落實落地,計劃全年養蠶33萬張,產繭30萬擔,農戶養蠶收入7.5億元以上。
近年來,寧南縣采取“公司+基地+農戶+工廠”的產業化運作模式,現擁有13個蠶?;?、桑園26.5萬畝,年養蠶32萬張、產繭29.7萬擔,年產干繭5000多噸、生絲2000多噸,帶動了全縣13個鎮、2.5萬戶、10.2萬農業人口從事繭絲產業,農戶養蠶收入達到7.41億元,戶均養蠶收入2.96萬元以上,農戶養蠶收入最高的達到92萬元。栽桑養蠶讓桑農致富奔康,更助力寧南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寧南縣南絲路集團銀鴻誼興絲業副總經理劉兢:(2022年)全年實現生產生絲1000.6噸,實現銷售收入5.2億元,出口創匯522萬美元,全年的生產經營相對平穩,今年隨著國內國際經濟的持續回暖,一季度我們實現生產任務239噸,產值1.18億元,產值增幅同比在30%以上。
據了解,近年來,寧南縣大力優化營商環境,繭絲綢工業集中發展區已有8戶企業入駐,生產蠶繭、生絲、蠶絲被、棉球棉條、桑葉茶、桑葚膏等產品,“桑蠶繭絲+副產物”產業鏈年產值30億元。其中,6A級生絲產能達1200噸/年,占全國頂級絲份額的50%以上,成為“路易威登”“愛馬仕”“阿瑪尼”等世界知名品牌的絲綢首選原料?!澳辖z路”繭絲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四川省名牌產品”“四川省著名商標”等殊榮。
寧南提出立足優勢、融合資源,延伸鏈條,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全力打造中國繭都,推進蠶?!岸胃锩?,創建“全國領先、全省樣板”的國家級蠶?,F代農業產業園區,推動全縣蠶桑產業再上新臺階,到2025年實現栽桑面積達28萬畝,產繭達31萬擔,繭絲及相關產業產值突破50億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