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隨著近期中國市場放開后感染人數的迅速增加,印度紡織業開始持謹慎態度,工業和貿易專家目前正在評估相關風險。一些商人表示,印度制造商已經減少了從中國的購買量,政府還恢復了疫情的某些措施。
由于經濟放緩和高通脹,印度紡織工業和貿易正面臨著來自全球市場的需求不良,棉花和其他纖維的價格上漲也推高了生產成本,擠壓了制造商的利潤。疫情風險是該行業面臨的另一個挑戰,該行業正在應對不利的市場環境。
貿易消息人士稱,隨著中國感染人數激增和印度風險上升,市場情緒進一步降低,買賣雙方對未來情形普遍存在一種不確定性。一些專家認為,由于印度靠近中國,印度可能成為疫情的軟目標,而另一些專家則認為,印度已經經受了2021年4月至6月襲擊印度的最嚴重的病毒沖擊波。商人們表示,如果實施封鎖,貿易活動將被切斷。
來自盧迪亞納的商人表示,制造商已經減少了購買,因為他們不想承擔更多的風險。由于需求低和生產成本高,他們已經面臨著損失。然而,一位總部位于德里的交易商卻持樂觀態度。他說,情況可能不會像以前那樣惡化。在接下來的一到兩周內,事情會變得更清楚。希望未來幾周中國的局勢得到控制,當前的影響應當不及去年印度本土那次。
一名來自巴辛達的棉花交易員也很樂觀,他認為印度棉花和紗線需求可能因為中國目前的情況而有所改善,并獲得一些優勢。他表示,中國感染人數急劇上升可能使中國對印度和其他國家的棉花、紗線和織物的出口受到影響。因此,短期的需求可能會轉移到印度,這可能有助于支撐印度紡織品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