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國內方面,棉花期貨經過了上周的上漲后有所回調,在13700-14150元/噸的范圍內小幅震蕩,當前棉花企業抓住節前的備貨潮積極銷售庫存皮棉,近期紡織企業采購意愿稍有提高,現貨市場皮棉成交情況有所好轉。內地庫成交價格也略有松動,部分有出庫費方面的讓利。紡織企業成品積壓明顯減少,但當前新冠病毒疫情傳播較快,疫情感染呈大幅擴散之勢,不少棉、紡織企業反映已處于半開半停狀態,因而紡織企業原料采購繼續隨用隨購,維持少量低庫存。目前新疆庫41/31雙28,提貨價在13900-14500元/噸左右。
國際方面,ICE期貨先漲后跌,重心較上周有所抬升。外圍市場在美元走低,金融、能源、谷物市場普漲拉動之下,紐期盤面也大幅走高;而產業內部市場對于巴基斯坦及印度減產的擔憂同樣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此外中國11月棉花進口同比大幅增長,令市場對棉花消費預期有所轉好,支撐棉價走高。但周四晚上受到個別經濟數據強勁引發加息擔憂及美國農業部棉花出口銷售數據不振的影響,市場悲觀情緒蔓延影響,ICE歸于跌停,利空發酵完畢后周五小幅修復失地。
紡織方面,紗線的內銷市場基本從上周的上翹行情回歸平穩,小批量訂單為主,報價趨穩,大型紗廠的成品庫存基本已降至低位,中小型紗廠多以去庫攏資為主,存在拋貨降庫現象。外銷新增訂單不足,大多是以在手訂單出貨和少量補單為主,家紡市場的貿易商及終端企業為避免年后現貨短缺價格上漲,有一定的備貨意愿。隨著疫情大范圍蔓延,山東江蘇等地紡企的開工率下降,河北開工穩中有升,市場投機性采購有所降溫,下游消費端逐漸低迷,交投及成品去庫速度維持平穩,對市場的信心尚可。各地的棉紗報價差異較大,穩中偏強為主,部分地區的報價漲幅超過500元/噸,下游對高價紗較為抵觸,存在“有價無市”的狀況,氣流紡及普梳環錠紡仍為主流銷售品種,預計市場的采購積極性因節假臨近而逐步回歸平淡。
宏觀方面,據當地時間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第三季度年化實際GDP進行了上移,同時1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為108.3,超出預期的101,前值為100.2,躍升至八個月來最高水平,通脹預期下降,各類宏觀利好數據刺激了金融市場的看漲情緒,帶動大宗商品市場走高。國內疫情政策放開,各地出現大面積感染,放開的宏觀利多被市場消化以后,共存式擔憂使得市場做多信心有所減弱。
總的來看,棉花主力在短期連續上漲之后,有一定的回落調整要求。短期供應壓力增加,同時受疫情感染范圍擴大影響,消費難有明顯起色,紡企減停產增加,疊加臨近放假,需求主導下鄭棉回調偏弱運行。但長期來看疫情終將過去,將帶動需求向好,可關注短期回落后的做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