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0月最后一周,需求下降的陰霾繼續牢牢地控制著棉花市場,ICE棉花期貨12月合約結算價從一周前的79.13美分跌至72.11美分,創近兩年低點。算起來,ICE主力合約已從5月份的高點將近160美分下跌了一半多,而棉價下跌之勢還在繼續,短期仍看不到底部,市場下跌之猛烈已經超過了很多人的預期。
目前,全球經濟數據持續惡化,美國、中國和歐元區的綜合PMI分別為47.3(10月)、48.5(9月)和47.1(10月),全球經濟活動處于低迷狀態,棉花需求改善的前景仍不樂觀。在美國9月份CPI居高不下、美國三季度消費者支出超預期的情況下,本周美聯儲繼續加息75個基點沒有懸念,美元指數還將保持堅挺走勢,對經濟和消費的抑制將加大。
與此同時,現實中的消費下降也讓市場受了一驚。上周的美棉出口周報顯示,棉價跌至80美分并沒有讓美棉出口增加,美棉簽約量環比繼續下滑。值得注意是,當周中國取消了2.38萬包,并有3.13萬包轉到了其他目的地。棉商表示,由于近幾個月棉價下跌過程中一直沒有相對穩固的支撐,因此各國紡織廠都對抄底非常謹慎。
據印度媒體報道,由于國際市場對紡織品和服裝的需求下降,預計印度紡織廠今年四季度的棉花采購和消費將放緩。根據印度行業的調查,當前印度紡織廠開機率在50%,四季度的棉花消費量預計同比減少一半。國外分析認為,根據當前的形勢,美國農業部的棉花消費預測(1.156億包)還需調減大約800-1000萬包。雖然消費的具體數字很難說清,但這是根據各國紡織廠的反饋得出的結論。
根據以上情況判斷,在宏觀面出現積極變化之前,棉花價格尋底之路將會繼續。從歷史角度看,棉花價格通常在春季上漲,當前的下跌猶如黎明前的至暗時刻。隨著冬季的到來,市場也在思考價格過渡下跌給明年棉花生產和供需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