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中旬至9月中旬,國內外棉花市場走勢發生顯著變化,美聯儲持續大幅加息使全球經濟衰退和棉花消費下降的預期增強,8月底以來國外棉花期貨快速下跌。同期,國內紡企訂單回升和原料庫存降低促使紡企少量補庫。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匯總數據,截至9月中旬,港口未通關外棉庫存在12.96萬噸左右,環比小幅下降。
(相關資料圖)
一、宏觀面沖擊市場外棉深度回調
近幾周來,隨著美聯儲加息的持續進行和美元的不斷上漲,全球經濟衰退的預期愈發凸顯,對宏觀經濟形勢格外敏感的外棉出現深度下跌,ICE期貨累計跌幅近20%,回到了前期大漲前的水平。國內鄭棉期貨同時回落,但受開秤價的影響,跌幅相對較小,至9月中旬內外棉現貨價差略有縮小,但仍在4000元以上。
二、補庫意愿略有恢復下游需求保持低迷
進入金九銀十的產銷旺季,近一個月來紡織下游訂單有所回升,前期的原料庫存也有所消化,補庫意愿有所增強。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的調查,截至9月初準備采購棉花的企業占57.4%,環比增加17.6個百分點,持觀望態度的占41.2%,環比減少10.3個百分點。不過,由于經濟衰退導致海外零售消費前景不樂觀,而且匯率成本持續增加,當前外棉對國內企業仍缺乏吸引力。
三、紡織產銷略有好轉港口庫存小幅下降
近一個月來,國內紡織產銷有所好轉,但恢復力度不及預期且后期行情仍不樂觀,保稅棉庫存總量小幅下降,其中青島港多數品種的庫存有所減少,南通和張家港的保稅棉庫存有所增加。根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數據,截至9月中旬,各主要港口未通關外棉保稅庫存統計如下:
青島港8.6萬噸,上月同期為9.8萬噸,其中巴西棉2.7萬噸,印度棉0.7萬噸,美棉3.2萬噸,澳棉0.3萬噸,中亞棉0.10萬噸,西非棉1.25萬噸,墨西哥、蘇丹、以色列、埃及、希臘等總計約0.35萬噸。
張家港3.66萬噸,上月3.48萬噸,主要為美棉、巴西棉、印度棉和非洲棉。
南通港0.7萬噸,上月0.5萬噸,主要為美棉、巴西棉、印度棉和非洲棉。
四、后期展望
在全球經濟下滑、下游消費減少的大背景下,紡織企業采購外棉的動力不足。同時,國際棉價大起大落給外棉采購帶來巨大風險,人民幣不斷貶值也使棉花進口成本上升,以上情況都抑制了紡企對外棉的采購。10月份以后,國內新棉將逐步上市,國內棉花供應更加充裕,而9-10月船期的美棉、巴西棉和澳棉將逐步到港,因此10月份以后港口外棉庫存或有所回升。